更多新公寓买家35岁以下 报告:高收入乃原因之一

The Reserve Residences 公寓项目推出。(资料图:TODAY)
一份报告指出,有更多35岁以下的国人购买私人公寓。在过去九年,年龄介于26岁至35岁的新私宅买家所占比率,从2015年占全国新私宅总销量的9%,激增至2023年的35%。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TODAY报道,ERA房地产公司针对3万7000名新购屋者进行了调查后发表的白皮书指出,25岁以下的人占去年所有新私宅买家的3% 。在2021年之前,这样的年轻购屋者群体几乎是不存在的。
因此,新私宅买家的年龄中位数 “明显呈现下降趋势” ,从2015年的45岁降至2022年和2023年的39岁。
受访的年轻私宅购屋者都表示,公寓是增加财富的好资产。
报告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年轻国人的收入增加,超出购买新政府组屋的收入顶限,或年龄达不到购买新组屋的要求。
23岁的Chen Min为了能买得起小型公寓单位,扛起多份兼职工作,还经营起烘焙生意,省吃俭用,以便有足够的钱支付实龙岗公寓的20万元首期付款。
她目前和父母同住,把买下的公寓单位租出去。对她而言,买下公寓单位是为了投资。
年轻国人越来越富裕
ERA 的报告也指出,更多年轻人购买私人住宅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增加,变得越来越富裕。
ERA引述人力部发布的官方劳动数据表示,从2016年至2022年,所有年龄层的收入中位数都上升了。
在2022年,年龄介于25岁至29岁的全职受雇居民的总月入中位数达到4446元,比2016年的3803元增加了16.9% 。
年龄介于30岁至34岁的人士月入5792元,比2016年的5000元增加了15.8% 。
合登集团高级数据分析总监李思德表示,过去几年,年轻买家的收入增加,当中有很多人都有资格获得贷款购买私人房产。
获得父母资助
但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与城市研究院院长钱文澜教授认为,收入增加不可能是年轻国人购买私宅的主要驱动因素,因为任何对本地住房消费模式的分析,都必须考虑房价通胀等因素。
她指出,虽然过去10年,国人月入中位数增加了38% ,但同期非有地私宅价格却上涨了52% 。
“ 显然的,工资增长跟不上房地产价格的增长,因此,高价私人公寓的资金必然来自其他来源。 ”
ERA研究与营销情报主管Wong Shanting就透露,根据ERA销售人员的观察,一小部分年轻国人在第一次买房时得到父母的资金援助。
公寓供应增加预购组屋建设延误
除了财富增加,橙易集团首席研究与战略总监孙燕清认为,近期有更多私人住宅推出,预购组屋的建设有所延误,也可能导致更多人转向私人市场,“尤其是可负担得起和随时可以入住的转售公寓。 ”
另一个因素是,最近利率飙升导致借贷成本上升,对年长国人的抵押贷款资格影响可能多于年轻购屋者,这可能导致一些年长购屋者无限期搁置他们的购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