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发展局 (HDB) 的赤字在 2022 财年再次攀升至 53.8 亿新元的历史新高,因为它增加了公寓供应并交付了过去五年中最多的公寓。2022年的赤字比2021年的43.7亿新元赤字高出约23.3%。

图源:ST
新加坡是一个土地稀缺、人口密集的国家,住房问题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为了让新加坡人拥有安全、舒适、可负担的住所,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简称HDB),负责开发和管理公共住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组屋。
组屋是新加坡最普遍的住房形式,约有80%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组屋中。组屋不仅提供了基本的居住功能,还承载了社区凝聚力、种族融合和国家认同感等重要的社会价值。因此,新加坡政府将组屋视为一项公共服务,而不是一种商业商品。
然而,提供公共住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屋发展局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如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市场需求、社会福利等。在这些挑战中,建屋发展局如何平衡收支,保持财务可持续性呢?
01 建屋发展局创历史新高赤字
根据年报显示,建屋发展局在2022/2023财年录得最高的总赤字53.8亿新元,比上一个财年的43.7亿新元赤字高出约23.3%,这是建屋发展局连续第三年出现赤字,并且是历史上最高的一次。
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建屋发展局在“居者有其屋”计划(Home Ownership Programme)下的支出增加了22%,从38.5亿新元上升到46.8亿新元。“居者有其屋”计划包括根据各种公屋计划向合资格买家开发及出售单位,以及向合资格的新房和转售组屋家庭发放房屋补助金。

图源:ST
建屋发展局表示,它继续增加新单位供应,在2022财政年度有超过75,000个单位在建,同期售出超过18,400个,这是过去五年来的最高销售数字。我们还增加了住房补贴和赠款,符合政府的承诺,以满足首次购房者的强劲需求,并保持住房负担得起。
建屋发展局的赤字主要是由于公共住房获得高额补贴,当新的按订单建造(BTO)项目开始开发时,建屋发展局会产生赤字,因为必须预先为损失拨备,这些损失在单位交付给买家时才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
除了建造成本和购房补助金之外,建屋发展局的赤字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市场不确定性、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紧张和材料价格上涨等。建屋发展局执行长陈明锐表示,自2019财政年度以来,建筑成本大幅增加约40%,他说:“这些增加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建屋发展局吸收,因为补贴和补助金的增加使统一价格保持在可承受的水平,以支持新加坡人的购房之旅。”
02 建屋发展局如何保持住房可负担性和可及性?
尽管面临财务压力,建屋发展局仍然致力于保持公共住房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在为新单位定价时,关键考虑因素是确保购房者,尤其是首次购房者的负担能力。建屋发展局不会为公寓定价以收回成本。
在定价新单位时,还会考虑市场情况、项目地点、设计特点、设施和设备等因素。
为了让更多人有能力购买组屋,建屋发展局提供了各种类型和数量的购房补助金,包括新组屋补助金、转售组屋补助金、近亲补助金、单身者补助金等
为了让更多人享受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建屋发展局提供了多项升级计划,包括家庭改善计划(HIP)、改善长者改善计划(EASE)、邻里更新计划(NRP)、邻里连结计划(NRP)等 。这些计划可以改善老化组屋的设施和设备,提高住房品质。
03 建屋发展局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
虽然建屋发展局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它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屋发展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建屋发展局将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节能、节水、减废等措施,降低组屋的碳足迹和环境影响 。建屋发展局还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通过提高排水系统、防洪设施、防暴风雨措施等,增强组屋的抗灾韧性。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建屋发展局将关注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和福祉,通过提供更多适合老年人的组屋类型、设计和设施,以及增加老年人与社区的联系和互动 。建屋发展局还将支持老年人在组屋内安享晚年,通过提供各种服务和援助,如长者关怀服务、长者友善项目、长者活动中心等。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是一个成功的公共住房模式,它不仅解决了大多数新加坡人的住房问题,还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家认同。然而,组屋制度也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的挑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创新。建屋发展局表示,它将继续与政府、业界和社会各界合作,为新加坡人提供高质量、可负担、可持续的公共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