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發展局 (HDB) 的赤字在 2022 財年再次攀升至 53.8 億新元的歷史新高,因為它增加了公寓供應並交付了過去五年中最多的公寓。2022年的赤字比2021年的43.7億新元赤字高出約23.3%。

圖源:ST
新加坡是一個土地稀缺、人口密集的國家,住房問題一直是政府和民眾關注的焦點。為了讓新加坡人擁有安全、舒適、可負擔的住所,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建屋發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簡稱HDB),負責開發和管理公共住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組屋。
組屋是新加坡最普遍的住房形式,約有80%的新加坡人口居住在組屋中。組屋不僅提供了基本的居住功能,還承載了社區凝聚力、種族融合和國家認同感等重要的社會價值。因此,新加坡政府將組屋視為一項公共服務,而不是一種商業商品。
然而,提供公共住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屋發展局需要面對各種挑戰,如土地成本、建築成本、市場需求、社會福利等。在這些挑戰中,建屋發展局如何平衡收支,保持財務可持續性呢?
01 建屋發展局創歷史新高赤字
根據年報顯示,建屋發展局在2022/2023財年錄得最高的總赤字53.8億新元,比上一個財年的43.7億新元赤字高出約23.3%,這是建屋發展局連續第三年出現赤字,並且是歷史上最高的一次。
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建屋發展局在「居者有其屋」計劃(Home Ownership Programme)下的支出增加了22%,從38.5億新元上升到46.8億新元。「居者有其屋」計劃包括根據各種公屋計劃向合資格買家開發及出售單位,以及向合資格的新房和轉售組屋家庭發放房屋補助金。

圖源:ST
建屋發展局表示,它繼續增加新單位供應,在2022財政年度有超過75,000個單位在建,同期售出超過18,400個,這是過去五年來的最高銷售數字。我們還增加了住房補貼和贈款,符合政府的承諾,以滿足首次購房者的強勁需求,並保持住房負擔得起。
建屋發展局的赤字主要是由於公共住房獲得高額補貼,當新的按訂單建造(BTO)項目開始開發時,建屋發展局會產生赤字,因為必須預先為損失撥備,這些損失在單位交付給買家時才會體現在財務報表上。
除了建造成本和購房補助金之外,建屋發展局的赤字還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響,如市場不確定性、供應鏈中斷、勞動力緊張和材料價格上漲等。建屋發展局執行長陳明銳表示,自2019財政年度以來,建築成本大幅增加約40%,他說:「這些增加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建屋發展局吸收,因為補貼和補助金的增加使統一價格保持在可承受的水平,以支持新加坡人的購房之旅。」
02 建屋發展局如何保持住房可負擔性和可及性?
儘管面臨財務壓力,建屋發展局仍然致力於保持公共住房的可負擔性和可及性。它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實現這一目標:
在為新單位定價時,關鍵考慮因素是確保購房者,尤其是首次購房者的負擔能力。建屋發展局不會為公寓定價以收回成本。
在定價新單位時,還會考慮市場情況、項目地點、設計特點、設施和設備等因素。
為了讓更多人有能力購買組屋,建屋發展局提供了各種類型和數量的購房補助金,包括新組屋補助金、轉售組屋補助金、近親補助金、單身者補助金等
為了讓更多人享受舒適和安全的居住環境,建屋發展局提供了多項升級計劃,包括家庭改善計劃(HIP)、改善長者改善計劃(EASE)、鄰里更新計劃(NRP)、鄰里連結計劃(NRP)等 。這些計劃可以改善老化組屋的設施和設備,提高住房品質。
03 建屋發展局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
雖然建屋發展局在過去的一年裡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它也面臨著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氣候變化、人口老齡化等。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建屋發展局將採取以下措施: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建屋發展局將推動綠色建築和可持續發展,通過節能、節水、減廢等措施,降低組屋的碳足跡和環境影響 。建屋發展局還將加強防災減災能力,通過提高排水系統、防洪設施、防暴風雨措施等,增強組屋的抗災韌性。
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建屋發展局將關注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和福祉,通過提供更多適合老年人的組屋類型、設計和設施,以及增加老年人與社區的聯繫和互動 。建屋發展局還將支持老年人在組屋內安享晚年,通過提供各種服務和援助,如長者關懷服務、長者友善項目、長者活動中心等。
新加坡的組屋制度是一個成功的公共住房模式,它不僅解決了大多數新加坡人的住房問題,還促進了社會穩定和國家認同。然而,組屋制度也面臨著不斷變化的內外部環境的挑戰,需要不斷地調整和創新。建屋發展局表示,它將繼續與政府、業界和社會各界合作,為新加坡人提供高質量、可負擔、可持續的公共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