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光耀是这样描述大规模建组屋的想法:
在50年代的新加坡,如果发生了暴乱年轻人会把汽车掀翻、烧了。
而60年代中,这些人有了住房和其他资产,发生暴乱时他们会赶紧把摩托车抬回家里。

李光耀意识到了这个道理有恒产者有恒心,于是致函建屋局:“要让新加坡每个家庭都有真正的资产让他们去保护,尤其是住房。”
当时的局长刘太格,立马率领建屋局甩开膀子盖房子。一年间创下了房屋竣工数的巅峰:6万5千套。

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 新加坡几十年的繁荣,和公共住房组屋政策分不开。
建屋局根据每个时代、每一代人不同的需求,不断创新,以满足和适应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和需求。

(@imtimothyloke)

如今新加坡80%的人口住在各式各样的组屋里, 当楼市过热,导致组屋开始大规模涨价的时候,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
新加坡政府出手降温,继续实现居者有其屋,让住户们幸福无界,实在是用心良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