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花园集售 发展商出价8.6亿元比指示价低8.3%
春景花园业主最迟在下个星期天签署调低指示价的附属协议,须有至少八成业主签名才能进行下一步磋商。(档案照片)
位于罗弄泉的集体出售私宅项目春景花园(Chuan Park)获得房地产发展商出价8亿6000万元,比指示价低了8.3%。
根据销售项目的房地产咨询公司ERA上周五向屋主发出的通告,集售委员会收到一家发展商的意向书(EOI),并促请业主最迟在下个星期天(26日)签署调低指示价的补充联合协议,接受发展商的献议。
集售委员会须获得至少八成业主的签名同意,才能进行下一步磋商。
虽然出价低于9亿3800万元的指示价,但据了解,出价比项目在4月的最新估价高出大约2%。
春景花园自2018年筹备集售,但一直难以取得八成业主的同意,因此曾数次调高要价。项目终于在去年10月以9亿3800万元的指示价首次推出市场招标,但无人问津。
由于屋主签署的集售协议有效期为一年,在这期间可按同样条款多次招标。项目以相同指示价在今年3月重新招标,但依然没有找到买主,于是改而与潜在买家进行私下磋商。
集售委员会自4月份开始根据发展商的反馈,推出指示价为8亿6000万元的补充联合协议。据了解,至今有至少60%的屋主签名。
根据通告,为期10周的私下协议阶段在7月5日截止。
春景花园属于99年地契,目前共有444个住宅单位及两个商业单位。若以8亿6000万元成交,每个业主能获得的收益介于105万元至245万元。
ERA没有回复《联合早报》的询问。
根据2019年发展总蓝图,该项目占地40万零588平方英尺,总容积率为2.1,总楼面面积可达84万1236平方英尺。一旦获得市区重建局和陆路交通管理局的批准,上述地段可重新发展900个住宅单位。
发展商不必支付发展费,因为现有土地使用密度已经很高。
合登亚洲(Huttons Asia)投资销售总监连镛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若以8亿6000万元成交,相当于容积率每平方英尺1200元,而春景花园靠近地铁站,这个售价是合理的。可是要八成业主同意下调指示价并不容易。
“我向来建议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指示价,才能吸引发展商探讨发展集售地段的可能性,然后参加竞标。若市场情况对卖家有利,交易价很可能会比指示价更高。”
集售要价5.5亿元 乌节路High Point招标28日截止

香港信德集团曾以5亿5669万元价格标下High Point地段,但后来却取消交易。(第一太平戴维斯提供)
位于乌节路黄金地段伊丽莎白山顶(Mount Elizabeth)的High Point集体出售招标活动,将在7月28日下午3时截止。
负责销售的房地产咨询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表示,市场对超级优质住宅地段的兴趣有所回升。
这个项目今年3月推出集售,要价5亿5000万元,相当于容积率每平方英尺2508元,这包括占总楼面面积7%的阳台面积。
这7%的面积发展费为大约1880万元。在这之前,香港信德集团(Shun Tak Holding)曾以5亿5669万元价格标下这地段,但后来却取消交易。
第一太平戴维斯大宗房地产交易和资本市场董事经理雷科(Jeremy Lake)指出,自3月开始公开招标后,公司与一些发展商保持联系,市场对优质住宅地段的兴趣有所回升。
雷科说,自旅游限制放宽,一些外国发展商已经进入新加坡,招标截止日期因此设在7月28日。
根据市区重建局2019年总蓝图,High Point所处的地段面积为4万7606平方英尺,总容积率为2.8,可建造最高36层楼的公寓。经市区重建局核实,这个项目现有的总楼面面积为约21万1976平方英尺,发展基线(development baseline)则是约21万3383平方英尺。
经济重开带动市场 武吉知马和马里士他商住项目求售
经济重开带动本地商用房地产市场,昨天有两个分别位于武吉知马和马里士他的商住两用项目求售,要价分别为2000万元和1530万元。
负责销售的房地产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昨天发表文告说,位于武吉知马路200号的项目以邀请买家出价(expression of interest,简称EOI)的方式求售。项目属于永久地契,建筑楼高五层,所处地段面积为2083平方英尺,总楼面面积为8715平方英尺。
若以2000万元成交,每平方英尺价格为2295元。
建筑内设有通往每层楼电梯,及五个停车位的私人停车场。目前整座大楼由一家兽医中心租用,作为医疗空间和员工宿舍,能为新业主提供租金收入。
这幅地段属于商用和住宅地段,因此本地和外国买家都可购买。
另一个项目位于金吉路(Kim Keat Road)16号和18号,同样邀请买家出价。这两座相连的四层楼建筑属于永久地契,共占地3449平方英尺,总楼面面积为1万零638平方英尺。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发表的文告,地面层的商用单位目前出租给餐饮业者,其他楼层为住宅单位。
建筑内设有八个车位的机械停车系统。若按1530万元售出,这相等于每平方英尺1438元。
武吉知马路和金吉路两个项目的出价时间分别在7月27日和26日下午3时截止。
除了整栋出售的商用项目,昨天还有成批出售的办公单位推出市场。位于克拉码头的综合房地产项目The Central第17层楼,有九个办公单位以2800万元求售。
这些单位总分层地契面积为9441平方英尺,用户可从落地玻璃窗欣赏到新加坡河、莱佛士坊和福康宁山的景色。
负责销售这些单位的仲量联行(JLL)邀请买家出价,截止时间为7月21日下午3时。
上半年成批出售房地产交易总额2.88亿元 同比跌约六成

本地今年上半年成批出售的房地产交易明显减少,总额大约2亿8800万元,同比少了61.6%。
市场分析师预计,经济前景不明朗可能促使更多投资者在安全稳定的新加坡置产,成批出售交易料会增加。
本地房地产市场最近有数宗成批出售(bulk sale)交易引起人们关注,首先是由外国富豪一口气以超过8500万元买下新私宅项目康宁河湾(Canninghill Piers)20个单;另一个是新达城第二大厦(Suntec City Tower 2)一整个楼层以大约3880万元出售。
根据戴玉祥产业研究和咨询部统计,截至6月16日,有九宗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成批出售交易,总额与2020年的2亿8900万元相近。去年上半年则有20宗交易,交易总额为7亿5000万元。
| 分析师:投资者转向商业集售项目
我国去年逐渐放宽防控冠病疫情的措施,房地产市场火旺,全年有37宗成批出售交易,远超前年的14宗,也高于2019年冠病疫情前的25宗交易。交易总额达11亿零600万元,比前年高出近三倍。
据戴玉祥产业研究和咨询总监蓝振文观察,今年的成批出售活动放缓,相信是因为投资者把焦点转移到商业集体出售项目。
他说:“冠病疫情暴发至今已经两年多,我们预测会有更多投资者调整投资组合,更加关注房地产市场。目前经济有更多不确定因素,更多投资者会把资本转入安全市场,而新加坡是首选地点。”
ERA产业研究咨询部主管麦俊荣也有类似看法。他认为,经济若陷入衰退对小市民的影响较大,但富豪仍然富裕。经济衰退市场疲弱,反而是超高净值人士(UHNW)以低价成批购入房地产的时机。
成批出售交易对买卖双方都有好处。
高纬环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部高级经理黄显洋受访时说,一次过购买一个项目的多个单位,在效率方面,比在不同项目购买房地产更高。买家可省去许多看房、讨价还价等方面的时间。
“这在房地产组合管理上更有效率,在价格方面也可能获得批量购买的特别折扣。身为拥有多个单位的业主,在项目集体出售时,他会因为持有更高分层地契份额而有更大的叫价与决定权。”
不过,投资前必须仔细考察市场和谨慎考虑。黄显洋提醒,若把投资集中在某一个项目,面对的市场风险也较大。
此外,投资者成批购买私宅单位时必须支付的额外买方印花税不少。
各种房地产都适合成批出售,其中以店屋最受欢迎。蓝振文指出,从2017年至今,店屋占总交易量的40%,接着是办公空间(36%)和住宅(16%),其余则是零售店。
今年有七宗店屋成批出售交易,总额1亿6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