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貴房地產買方印花稅上調 分析師預期集售等大宗房地產交易將承壓

政府提高較貴私宅和商用房地產的買方印花稅為市場降溫,分析師預期,這將導致大宗房地產交易承壓,包括集體出售項目。
政府在2023財年預算案聲明中宣布調高部分私宅的買方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簡稱BSD)。房價超過150萬元至300萬元的部分,買方印花稅率從原本的4%調高至5%;房價超過300萬元的部分,則從4%調高至6%。
支付數千萬元,甚至數億元收購集體出售項目的發展商,同樣也要支付更多印花稅。
PropertyGuru數據科技房地產智能部主管李乃佳博士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稅率增加會導致發展商的利潤下滑,而且宏觀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發展商在購地時會更加謹慎。
不過,他認為商用集售項目市場受到的影響會比私宅集售項目小,因為商用房地產的投資期較長,而且投資目的也可能有別於私宅項目投資。
仲量聯行研究與諮詢部主管鄭惠勻也認為,買賣雙方可能無法在價錢方面達成共識,成交量料會下滑。
不過,博納產業總裁依斯邁(Ismail Gafoor)有不同看法。
他受訪時說:「我們認為,買方印花稅的增幅對集售和大宗房地產交易的影響極微。這是因為若以整體價格來看,增幅相對來說並不明顯,我們也不認為這會阻礙投資者或發展商收購條件優越,且具有良好重新發展和增長潛能的地段。」
世邦魏理仕資本市場主管鄭兆能則認為,市場會在短期內放緩,但發展商料會逐漸接受成本上漲,而且發展商也可能會願意為地點優越的地段提高成本預算。
價格超過100萬元的商用房地產如店屋、辦公空間和工業廠房的買方印花稅率也上漲。超過100萬元至150萬元的部分,從3%調高至4%;超過150萬元的部分則從3%調高至5%。
| 商用房地產前景 分析師對市場不表樂觀
世邦魏理仕東南亞研究主管宋明蔚對商用房地產市場前景不表樂觀。
她說:「投資情緒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因為利率上漲和全球宏觀經濟惡化而轉為謹慎。更高利率限制了機構投資者收購大型房地產的能力。加上買方印花稅上升,可能拉大買賣雙方的價格預期差距,投資者很可能會採取觀望態度。」
根據仲量聯行從市區重建局取得的資料,去年有738宗工業房地產交易的金額超過100萬元,在各類商用房地產當中居冠。
鄭惠勻認為,工業房地產受到的影響最大,收購成本增加,也可能促使投資者購買較小型的項目。
儘管如此,房地產分析師認為,工業房地產依然能提供良好回報率。
宋明蔚指出,把買方印花稅的增幅計算在內後,工業房地產依然有投資吸引力。這是因為即使貸款成本升高,工業房地產的收益率利差(yield spread)依然良好。較高稅率對投資者的實際影響因人而異,工業房地產市場依然具有競爭力,尤其是優質房地產。
至於辦公空間市場,她預測,大型交易受更高稅率的影響較大,交易增長會放緩。至於一些優質房地產或永久地契項目,更高稅率的影響料會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