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裕廊地區發展計劃帶動 該區不少私宅醞釀集售

在裕廊湖區和新住宅發展計劃的帶動下,裕廊私宅集體出售近期引起市場關注,不少項目也可能醞釀集售計劃。
受訪房地產分析師指出,裕廊地區發展計劃或能提高該地區私宅集售潛能,但這些項目是否能成功出售,地點和定價還是關鍵,且新項目定價必須符合買家負擔能力。
近期裕廊地區宣布幾項發展項目,包括裕冰坊(JCube)重新發展成40樓高的住宅項目,以及英華學校將搬到登加,讓這區私宅吸引了更多注意力,集售活動似乎也更活躍。
本月10日,Lakeside Towers再度集啟動第二輪集售招標活動,要價為3億5000萬元,這比該項目上一次2018年招標時的要價高出14.7%。
去年,該區的湖畔公寓(Lakeside Apartments)和園景大廈(Park View Mansions)分別以2億7390萬元和2億6000萬元成功集體出售,是為數不多的成功集售項目。
此外,去年6月集售招標未果的湖景園(Lakepoint Condominium),以及多次展開集售計劃,卻始終未能獲得八成屋主支持的綠和園(Ivory Heights),預料將再度醞釀集售計劃。這兩個項目之前的保留價分別為6億4000萬元和19億3200萬元。
裕廊其他屋齡超過20年,具有集售潛能的私宅項目還有柏奧花園(Parc Oasis)和湖濱園(Parc Vista)等。
高緯環球研究部主管黃顯洋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近年來展開的基礎設施發展計劃如裕廊湖區發展藍圖、裕廊創新區和大士港口,以及新的跨島線與裕廊區域地鐵線,的確有助於推動裕廊區內房價在一段時間後上漲,賦予老舊私宅項目集售的潛能。
| 分析師:集售項目價格為成功出售最重要因素
但他認為,集售項目能否成功出售,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價格。
「集售項目的優點視個別項目而定,而價格是關鍵。位於裕廊的新私宅項目在定價方面必須能同其他郊區項目競爭,同時也要關注區內買家的負擔能力。」
萊坊資本市場部房地產與集體銷售主管謝敏敏也認為地點非常重要。她說,具有集售潛力的私宅項目必須位於熱門住宅區內、靠近地鐵站,並擁有無阻擋的美景。
她受訪時說:「若項目位於現有的住宅區,所處地段重新發展成新項目後,可能吸引附近居民購買。此外,項目的現有面積和要價都是考量因素。」
ERA產業研究與諮詢部主管麥俊榮則認為,裕廊距離市中心較遠,整體私宅吸引力比新加坡中央地區較為遜色。「一些買家認為,裕廊是個距離市區很遠的工業市鎮,要改變這個印象,需要一段時間。」
裕廊市鎮是西部最大的市鎮,包含裕廊東、裕廊西、文禮和先驅區,當中有不少屋齡超過20年的私宅項目。
根據我國條例,10年屋齡或以上的私宅項目可進行集體出售,但需要擁有至少80%的分層面積和分層地契份額的屋主同意。
除了裕廊地區的住宅規劃發展,毗鄰裕廊的登加市鎮近日因為英華學校(小學)將遷入而倍受矚目,預料也會提高發展商對裕廊私宅的集售興趣。
萊坊諮詢部主管陳姳潓指出,登加以「森林市鎮」為規劃主題,加上興建中的裕廊區域地鐵線,原來就頗具吸引力。如今,這地區執行共管公寓登豐嘉園(Copen Grand)銷量強勁和英華學校將遷入,更是讓年輕家庭充滿期待。
麥俊榮卻認為,雖然英華學校將搬到登加,但這不意味這一帶住房需求會與熱門地區如碧山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