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新加坡私宅的價格和租金超越香港,是亞太45個主要城市之中最貴的。儘管如此,由於本地政府組屋更可以負擔,使新加坡擁屋比率達近90%,是各城市之中最高的。
01 擁屋比率達近90%
新加坡是以公共住房為主的國家,通過公營組屋(HDB)來提供廉價的住房解決方案給新加坡居民截至2021年底,新加坡的組屋擁有率約為80%。
這意味著約有80%的家庭在新加坡擁有自己的組屋住房。公營組屋是由新加坡房屋發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HDB)建設和管理的,以滿足新加坡居民的住房需求。
公營組屋是以可負擔的價格出售給符合資格條件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組屋擁有者可以享受一系列的住房補貼和優惠,以幫助他們實現安全、穩定的住房。
除了公營組屋,新加坡還有私人住宅市場,包括公寓、獨立房屋和聯排別墅等。私人住宅的擁有率相對較低,主要由高收入家庭或外籍人士購買。
新加坡的住房政策和公營組屋計劃為大多數新加坡居民提供了穩定和可負擔的住房選擇,使組屋擁有率保持較高水平。

城市土地學會(Urban Land Institute,簡稱ULI)星期二(5月30日)發布的《ULI亞太住宅可及性指數報告2023》中指出,香港、上海、東京和首爾的擁屋比率較低,反映了高房價和門戶城市的人口流動更強。
高房價和城市的人口流動是香港、上海、東京和首爾等城市擁屋比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些城市都是國際化大都市,擁有繁榮的經濟和就業機會。由於人口密度高、土地有限以及需求超過供應,導致房價上漲。高房價使得購買房屋成本高昂,對居民擁有自己的住房產生了較大的經濟壓力。
這些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動,包括本地居民和國際移民。人口流動導致了更高的需求,使得房屋供應更加緊張。同時,城市的經濟活動和就業機會集中,吸引了更多人前往尋找工作和發展。
由於高房價和人口流動的影響,香港、上海、東京和首爾等城市的擁屋比率相對較低。很多居民無法輕易負擔購買房屋,不得不選擇租賃住房或尋找其他住房解決方案。

這些城市的政府和相關部門一直在努力應對住房問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出保障性住房計劃、加大住房供應和建設力度,以提高擁屋比率並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
報告共研究亞太八個國家和地區的45個主要城市,包括新加坡、澳大利亞、日本、韓國、中國、印度、越南和菲律賓。
新加坡私宅的房價中位數為120萬美元(162萬新元),高於香港的116萬美元。若按照每平方米的房價來看,香港依然是最貴的,達1萬9678美元,深圳和新加坡私宅緊跟在後,達1萬零876元和1萬零715元。
02 新加坡和香港資金高
從租金來看,新加坡私宅的月租中位數約2600美元,高於香港的1686美元。
香港的房租相比亞洲其他城市普遍較高。香港是一個人口密集、土地稀缺的城市,因此房屋供應相對有限,導致房價和房租水平居高不下。
香港是一個山地和海島組成的地區,土地供應有限。由於地方有限,房屋建設面臨空間限制,導致房屋供應相對稀缺,進而推高了房租水平。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大量人口聚居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人口密度的增加使得需求超過了供應,從而推高了房租。
香港
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和商業樞紐,吸引了大量國際企業和高收入人士前往工作和居住。這種需求壓力進一步推高了房租水平。
香港房地產市場一直是全球投資者的熱門目標,尤其受到來自內地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投資者的青睞。這種投資需求推動了房價和房租的上漲。
03 新加坡家庭最富裕
新加坡家庭最富裕,家庭年收入中位數達8萬7900萬美元,排在第二和第三則是澳洲雪梨和墨爾本,達8萬1664美元和7萬7216美元。
新加坡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擁有高度發達的經濟和高生活水平。根據最新的數據,新加坡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對較高。

根據新加坡統計部門(Department of Statistics)的數據,新加坡家庭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在過去幾年裡持續增長。根據2021年的數據,新加坡家庭的中位數可支配收入為約7,500新加坡元(約合5,600美元)每月。
可支配收入
是指家庭在扣除稅費和強制性社會保險後,用於支配和使用的收入。它反映了家庭的實際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
可支配收入的水平會因家庭規模、就業狀況、教育水平、職業等因素而有所差異。一些高收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可能會遠遠超過平均水平,而一些低收入家庭可能面臨經濟挑戰。
04 新加坡和澳洲的住宅可及性
報告從兩個角度來探討亞太主要城市的住宅可及性。第一,從房價中位數對比家庭年收入中位數來看擁屋條件;第二,從月租中位數對比家庭月收入來看租屋條件,比率越小代表越可以負擔。
從房價中位數與家庭收入中位數比率來看,澳洲布里斯本公寓和新加坡政府組屋最可負擔,為4.5和4.7。
澳大利亞和新加坡政府都致力於提供可負擔的住房解決方案給居民。在布里斯班,澳大利亞政府通過住房補貼和貸款保證計劃等措施來支持購房者。新加坡政府則通過公營組屋計劃提供經濟實惠的住房給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相較於一些國際大都市,布里斯班和新加坡的房價和房租水平相對較低。雖然房價和房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相對來說,這兩個地區的住房成本相對較為可負擔。

布里斯班和新加坡都提供了多樣化的住房選擇。布里斯班有各種類型的公寓項目,包括高層公寓、城市邊緣的公寓等,可以滿足不同居民的需求。新加坡的政府組屋計劃也提供了不同規模和類型的組屋單元,以適應不同家庭的需求。
在布里斯班,澳大利亞政府為符合條件的購房者提供住房補貼和貸款保證計劃,以減輕購房負擔。新加坡政府通過補貼和優惠措施來幫助居民購買公營組屋,包括首次購房補貼、家庭津貼和住房補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