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解析新加坡房產與中國房產的區別

2019年03月09日   •   3萬次閱讀

在這個人人談房的時代,如何通過房產實現財富翻倍,已成為大家最關心的事情。

在新加坡買房投資,只要選對了項目,把握住房產的最佳出手時機,便可輕鬆獲利,完全不比上班賺得少。

近年來,從發展商手裡買新開盤的項目,然後在交房時或者交房幾年後賣掉,從而賺取一筆中間差價,這幾乎已經成為了新加坡本地人投資的一個共識。

除了投資價值,很多買家認為,目前在新加坡購房性價比很高,不僅有機會獲得永久產權,還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安全的環境以及舒適的生活等等。

因此,那些既追求投資回報,又對生活品質有著高要求,還要考慮子女的教育和未來的買家,無疑優先選擇新加坡的房產項目。

近日,中國政府發布了一條重磅消息!!可能取消公攤面積分分鐘就上了熱搜!

這被解讀為中國房地產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曾經「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的心酸史也有望終結。撒花!!以前在中國,買的是」建築面積「,然而在新加坡根本就沒有公攤面積這回事。

也就是說,在中國買房你需要為下述公攤面積買單:

1. 產權戶的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配電室公攤建築面積、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以及為整幢建築服務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

2. 套(單元)與公共建築空間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

因此,購買人住在實用面積里,可付的是建築面積的錢。感覺拿自己的錢養了別人。

而新加坡,算的是實用面積。建築面積的算法比較繁瑣。簡單來講,是根據各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求得各套房屋分攤所得的共有建築分攤面積,比如門口的面積、樓梯等,都按比例算進每一個單位的建築面積。物業費、暖氣費都要算上公攤面積。

所以,同一個公寓單位,其建築面積一定會大於實用面積,通常後者比前者少20%左右。在中國買一個「100平方米」的單位,和在新加坡買一個「1080平方英尺」(相當於100平方米)相比,後者明顯感覺寬敞一點,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除了公攤面積的差異,新加坡房產與中國房產還有那些區別呢?

毛胚房 vs 精裝修:

中國的新房有地板和廚衛設施或直接是個毛坯房,買家入住前需要進行非常大規模的室內設計和裝修。而新加坡新公寓的室內配備一般在交房時已經有衣櫥,地板,空調,洗衣機、廚衛設施,而且品質比較有保證。只需要購買燈具,窗簾床墊家具等就可以入住了。

(新加坡)

(中國)

無監管 VS 法律保障:

新加坡買房必須通過正規律師辦手續過戶,而國內是不通過律師無監管的新加坡的法律嚴謹,所以新加坡沒有爛尾樓的情況發生。從交定金到收房政府都確保保護買家的利益。每一個發展商都一個發展項目監管帳戶,在交房前所有買家繳納的錢款都是進入這個銀行的監管帳號的。而且發展商需要使用部分錢款也會被要求按比例以及嚴格把控使用

(新加坡)

70年地契 VS 99年、999年、永居地契:

中國的房產地契通常是70年左右,而新加坡的則有99年、999年和永久地契之分。新加坡的房產因為地契年限長,頗受外籍人士青睞。其中,永久地契的房產一般要比99年地契的貴20%。儘管如此,永久地契一直很搶手,也深受中國買家歡迎,因為買家看準這塊市場的保值與增值

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因為新加坡的地皮比較少,想要建新樓必須拆掉現有的建築。不像中國地皮比較多,還有可開發的地段。新加坡永久地契的地段價值比較高,所以如果進行集體出售、或是被政府徵用的話,永久地契房地產的房主會可得到較高的補償

物以稀為貴,永久地契房產越是少見,也就越炙手可熱。此外,永久地契對中國買家還有另一大吸引力,那就是滿足了「總覺得要給後代留下點什麼」的傳統華人心愿。所以說,新加坡房產能如此吸引外國買家,與地契久脫不了關係。

(新加坡永久產權)

外國人不可貸款 VS 外國人可貸款:

在新加坡首次購房的買家,可向金融機構貸款的房貸比率頂限為80%,外籍人士一般則最高70%。在中國,外國人一般不能向本土中國銀行貸款,只能通過外資銀行或中國銀行境外支行貸款。

原本新加坡和中國在房貸比率頂限方面有很大差別。不過兩國都不斷調整房貸比率頂限,因此兩國的房貸比率頂限差別已縮小。外國人買新加坡房產不僅可以貸款,而且利率與新加坡本地人一樣!新加坡貸款利率是已開發國家裡較低的,現在的貸款利率大約2%左右,很利於貸款買房。

(新加坡)

租金收益低 VS 租金收益高:

在新加坡的平均租金回報率在3%+,中國大城市的約在2%左右。不論怎麼算,新加坡的租金回報都超過上海的房子,租房不僅要看租金回報,也要看利率成本,比方說澳洲租金回報說是6%,但外國人銀行利率也是6%左右,細算下來時不划算或者說中國房產把貸款利率成本算在裡面,單看中國房產租金回報率是很少的。如果房產增值不可持續,那長期來看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舉例新加坡房產:

某投資者於2017年5月花費90.7萬新幣購下850尺的三房項目,2018年接近項目交房的時候,同樓層同戶型的單位成交價格為116萬新幣算下來。15個月的時間,該項目投資升值254,080新幣。因為是投資的期房,該投資者若投入現金25% (226,980新幣),另外75%貸款,那麼,這15個月的資金投資回報率為113%,除去購買的印花稅,相當於現金在15個月內翻了倍。平均每個月賺18,915新幣,相當於企業高管一個月的薪水了吧!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的例子。

期房付全款 VS 工程進度付款:

國內期房項目需付全額然後等待幾年交房。新加坡期房是按工程進度分期付款的。比如在交付頭期款20%和稅,之後的付款流程如下:

一般一個全新期房公寓項目需要3-3.5年建好,而在交房前需分期準備除頭期款和稅之外的40%的房款,交房時準備另25%的房款。住進去一年後才交最後的15%餘款,非常人性化且保障消費者利益。另外外國人也可貸款,這樣等待交房時的按揭呈遞增趨勢,並且數額相對不多直至交房

公寓設施:

新加坡新公寓設施很齊全。一位在世界各地都有房產的高凈值人士曾經評價新加坡的公寓設施是世界頂級的。有些公寓的設施例如游泳池,健身房,會所,燒烤台等幾十種設施,且公寓維護較好,看起來比較新。國內公寓在設施或維護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新加坡)

(中國)

公攤面積 VS 實用面積:

新加坡買房面積都是實用面積,沒有公攤。舉個例子,新加坡150多平米的公寓相當於國內200平米的房子!而且房型上有些設計較注意細節,實際可以享受到更大的面積,在新加坡買房成本上是個很大的節省。

(新加坡)

(中國)

另購車位 VS 免費車位:

國內車位要單獨購買,而新加坡購買公寓一般會附贈一個車位的使用權,不用另外購買。大多數公寓的公寓單位數和車位都能夠配到1:1的比例,豪宅會配到1:2或1:3的比例。在中國購買中高檔住宅,需要另外購買車位。而發展商一般會為每個新單位贈送一個車位。可不能小瞧這個車位費。近年來,車位費在中國節節攀升,動輒十幾、二十萬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甚至有人做起買賣車位的生意,還形成了產業鏈。

新加坡私人公寓不收車位費,而是將停車場的修建和維護等費用,包括在每月的項目管理費之中。管理費除了車庫,還包括游泳池、健身房等設施,每月一般是幾百元新元。如果每月的管理費是300元新元(約1400元人民幣),一年就是1萬7000元人民幣,15年剛好是25萬5000元人民幣。總體來講,這要比中國的車位「划算」得多。

(新加坡)

增值稅 VS 印花稅:

在新加坡,如果在一定期限里賣掉公寓,賣家需要上繳印花稅。在2011年1月14日過後買房的購屋者,只要在四年內賣房屋都需要支付賣方印花稅,第一、二、三和四年賣掉房產的稅率分別是16%、12%、8%和4%。此後就不必上繳賣家印花稅。

而在中國,除了印花稅外,還需要上繳增值稅。為了給中國房地產市場降溫,中國政府在2013年實施20%的房地產買賣增值稅。所謂增值稅,就是對賣家賣房所得的利潤徵收的稅。譬如,150萬人民幣買的房子在幾年後以200萬人民幣賣掉,賣家所獲利的50萬就將需要以一定的比率交稅。

買家付中介費 VS 賣家付中介費:

新加坡的房屋中介要求非常高,對每個合格的中介都有學歷、執照要求。在新加坡買家買私宅是不用付中介費的,而賣家需付中介費,和中國相反。

1/2
下一頁

555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8萬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
新加坡 Aurea 黃金坊歷史遺產與現代建築完美融合 俯瞰濱海灣 地鐵商場公園就在家門口
2025年05月05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