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仲量聯行JLL發布的「全球資本流動」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投資者海外商業和住宅產地投資額高達300億美元。
海外房產配置從最初的資產投資,漸漸轉變,新的需求不斷出現。例如,不少家長會選擇在孩子的留學國購置房產,給孩子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居住環境是他們考慮的首要因素。
不論需求如何增加,擁有穩定經濟基礎的已開發國家始終是購房者的首選。新加坡作為全球頂尖的金融中心,擁有完善的司法體制迅速進入了購房者的視野。

圖片來自網絡
新加坡房產對比中國房產
房產面積
首先,新加坡的計量單位不同於中國,新加坡購房統一使用平方英尺計算。
1平方米≈10.8平方英尺
除此之外,中國和新加坡對於面積的定義也不同。中國的面積通常指建築面積;新加坡的面積指實用面積。在同一個公寓,建築面積一定會大於實用面積,通常後者比前者少20%左右。在中國買一個「100平方米」的單位,和在新加坡買一個「1080平方英尺」兩者相比,後者明顯感覺寬敞一點。

圖片來自網絡
房屋產權
中國的房產產權通常是70年左右,而新加坡的則有99年、999年和永久地契之分。新加坡的房產因為地契年限長,頗受外籍人士青睞。其中,永久地契的房產一般要比99年地契的貴20%。儘管如此,永久地契的保值與增值特性使得其市場一直很搶手,深受中國買家歡迎。
購房貸款
在新加坡購置房產可以向銀行申請高達75%的貸款,貸款期限最長可達30年。新加坡的貸款利息比中國的定期存款利息都低,平均年利率在2%以下。完全可以通過以房養貸的方式,通過房屋租金還房貸。
中國目前的房貸利息在5%左右,儘管中國房貸利率較高,但中國央行近日頻頻減息,反觀新加坡的基準利率在2015年快速攀升。

圖片來自網絡
房產稅收
在2011年1月14日過後買房的購屋者,只要在四年內賣房屋都需要支付賣方印花稅,第一、二、三和四年賣掉房產的稅率分別是16%、12%、8%和4%。此後就不必上繳賣家印花稅。
對比中國除了印花稅外,還需要上繳增值稅這一點上,新加坡的稅收還是頗有優勢的。
業主車位
在中國購買中高檔住宅,需要另外購買車位。而在新加坡,買家不需要另付車位費,發展商一般會為每個新單位贈送一個車位。可不能小瞧這個車位費。近年來,車位費在中國節節攀升,動輒十幾、二十萬人民幣,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圖片來自網絡
新加坡房產走勢

圖片來自網絡
過去幾年持續低迷的新加坡房產市場迎來了2014年以來首次同比增長。2018年,8月份各類私宅的轉售價格都有所上揚,小型公寓(506平方英尺或以下)增幅最大,環比上揚1%。
新加坡相比其他房產投資國家,最大的優勢就是經濟環境穩定,風險水平相對較低,房地產透明度高,國家法制健全。相比同樣是亞洲發達地區的香港,東京,兩地接近周期峰值的房價,新加坡房產市場也更具上漲前景,更具投資潛力。

圖片來自網絡
無論是本地人或是外國人,2018年對有意在新加坡置業的人來說將是充滿機遇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