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終數據還沒有出來,預估非有地私人住宅轉售價格指數,上漲4%左右。 相比之下,2021年上漲10.8%,2022年上漲9.7%,2023年上漲7.1%:明顯可以看到上漲幅度在放緩。
反映在市場上,就是屋主賣房所需要的時間變長了,成交價格更接近歷史交易記錄,溢價空間減小了。
展望2025年: 需求在增加: 2024年利率下降明顯,固定配套利率已經達到2.5%的水平了。而2025年雖然降息步伐可能放緩,但降息的方向不會變,預計2025年底能降到2%的水平。
利率越低,買家的承受槓桿的能力就越強。
同時新加坡經濟向好,2024年GDP增長達到4%,大幅高於2023年1.1%的增長。對於2025年,金管局最新的報告,增長有所放緩,但預期依然有2.6%。

經濟好意味著就業市場穩定,買家更願意加大槓桿。
供給在減少: 2025年預期的期房數量是增加的,最高可達到11048間單位。如果開發商保守一些,開發速度放慢一些,預期也有8513間單位。對比之下,2024年僅6456間單位。

但其實放長時間來看,期房供應依然不足,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而2025年預計能交房的私人住宅數量大幅下降,僅5348間,比2024年的9103間下降了54.4%,更不要說和2023年,疫情之後交房巔峰的19968間比了。

更多更貴的期房會促使買家考慮轉售市場,而更少的轉售房源,則意味著更激烈的買家競爭,從而推高價格。
雖然目前市場處於高位,上漲的動力並不強勁,但在2025年整體市場供小於求的情況下,價格預期會溫和上漲,預期漲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