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價怎麼了?
印花稅上調、樓市回暖、集體出售......最近,這些詞語頻頻出現在新加坡的房產新聞和各大媒體平台上...
從去年開始,新加坡的房價是一路上漲,銷售火的不得了,讓沉寂多年的樓市一下子被激活。
一組最新的數據顯示:新加坡有地與非有地私宅價格已連續三個季度上漲。第一季有地私宅的價格上升1.9%;非有地私宅的價格也上漲4.4%。大眾化私宅量價齊升,帶動今年第一季整體私宅價格上揚3.9%,高於4月初的預估數據,創下八年來的最大季度增幅。

更有數據顯示,新加坡樓市已經成為中國投資者的最愛!
2017年外國買家(包括永久居民)在新加坡核心中央區(CCR)所購買的500萬元以上的豪華公寓增加一倍以上,達到202個單位,占豪宅總交易的53%,比2016年的40%占比有所提高。而中國買家占豪宅交易的三成左右,投資總值超過3億元。
除了在數量上占據優勢,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傾向於購買高價房產。例如,中國買家在2009年購買的單位中只有2%的成本超過500萬新元,2017年這一比例增加至約4.4%。
還有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去年對東南亞和南亞的房地產投資達25億美元,是前年的四倍。其中,新加坡已是中國投資者最青睞的投資目的地。

此外,整體私宅租金在連續下滑17個季度後也微漲0.3%。
據業內人士分析——私宅價格漲勢力度增強以及租金在萎縮四年多開始好轉,部分得益於成功集體出售項目的住戶尋找替代住宅的關係。
數據顯示:新加坡有地與非有地私宅價格已連續三個季度上漲。第一季有地私宅的價格上升1.9%,高於上一季的0.5%;非有地私宅的價格也上漲4.4%,比上一季的0.8%高。
各類型的非有地私宅的價格方面,代表大眾化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CR)的漲幅最大,上揚5.6%;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CR)和代表中檔公寓的其他中央區(RCR)則分別上升5.5%和1.2%。
有地私宅的租金在第一季保持不變,而前一季則下滑1.3%。非有地私宅租金上升0.3%,前一季則下跌0.8%。各類型的非有地私宅租金方面,中央區以外上揚0.7%,核心中央區上升0.6%,而其他中央區則下滑0.3%。
此外,發展商在第一季推出921個私宅單位(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高於上一季的877個,售出的單位則是1581個,比上一季的1864個少,跌幅為15.2%,這可能與發展商暫緩推出更多新項目和農曆新年交易淡靜有關。
私宅空置率方面,第一季有所好轉,為7.4%,去年第四季則是7.8%。截至第一季底,即將進入市場的未完工新私宅單位環比增加11.9%至4萬零330個。

從這些數據來看,新加坡的房價是要,一個字——

業內人士對此都有神馬看法呢?
「由於過去幾年積累了需求與成功集體出售的屋主有新需求,預料對私宅的需求在今年將持續增長。」
「私宅市場的銷售主要還是由總售價帶動。在第一季,在新私宅銷售與轉售交易中,八成的成交單位價格都低於200萬元。儘管主要由尺價衡量的市建局私宅價格指數預料將繼續上揚,但新私宅的面積應會縮小,讓買家能負擔整體價格。」
「發展商的成本壓力將推高房價(指尺價),而由於未來私宅供應放緩,出租市場料在今年內復甦。」
「政府售地計劃與集體出售的地價持續上揚,造成成本壓力,將促使發展商未來推出項目時上調售價。」
「由於接下來私宅供應將放緩,租金預料將今年下半年開始好轉及走穩。」
最後,送上一個官方的預測,新加坡今年全年私宅價格預料上揚介於7%至17%,而租金則預料上升2%至8% 。
最貴新加坡,房子也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