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限房令!新加坡房地產又出新政策,外國人以後置產更難了

2023年07月22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房地產政策有新變化,進一步限制外國人置產。

持續高利率環境和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導致一些投資者變得更加謹慎,本地房地產大宗交易額第二季環比下跌50.7%至32億9000萬元,顯著低於第一季的66億7000萬元。

隨著本地政府針對私宅市場推出降溫措施,分析師指出,投資者的興趣從住宅轉向商業房地產,尤其保留店屋和分層地契辦公樓市場,依舊受到高凈值人士和家族理財辦公室的青睞。

第一太平戴維斯7月19日)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就細分市場來看,住宅市場今年第二季交易額為15億6000萬元,占比最大,達47%。商業和工業房地產市場的交易額分別為9億4000萬元和7億9000萬元,各占29%和24%。

除了工業房地產交易額第二季環比上升14.6%,住宅和商業房地產第二季交易額皆環比下跌,各跌9.8%和77.9%。

但就在昨天,新加坡發布了新的政策,嚴格限制外國人置產。

從7月20日開始,外國人購買目前被規劃為「商業及住宅」用途的地段,必須獲得政府的批准。

新加坡的商業房地產市場涵蓋多種類型的房地產,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類:

01 商業寫字樓(Office Buildings)

這是商業房地產市場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商業寫字樓用於辦公、商務和行政等目的,通常位於城市中心或商業區,提供各種規模和設施的辦公空間。

02 零售商業物業(Retail Properties)

這包括購物中心、商場、百貨公司、專賣店和零售店等。新加坡的購物中心以其現代化的設計和豐富多樣的零售品牌而聞名,吸引了本地居民和遊客。

03 工業物業(Industrial Properties)

工業物業涵蓋工業用地、廠房、倉庫和生產設施等。這些物業主要用於製造、物流、倉儲和分銷等產業。

04 酒店和旅遊業物業(Hotel and Tourism Properties)

這包括酒店、度假村、旅館和旅遊設施等。由於新加坡是一個熱門的旅遊目的地,酒店和旅遊業物業在商業房地產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

05 特殊用途物業(Special Purpose Properties)

這些物業包括醫療設施、學校、社區中心和宗教機構等。它們為特定的用途而設計,滿足公共服務和社區需求。

06 綜合發展項目(Mixed-Use Developments)

綜合發展項目結合了不同類型的商業物業,例如商業寫字樓、零售商業物業、住宅和休閒設施等,以創造綜合性的城市生活體驗。

新加坡的商業房地產市場在全球範圍內備受關注,它不僅為本地居民提供多樣化的商業服務和設施,還吸引了國際企業和投資者。

律政部和新加坡土地管理局19日晚上宣布這項消息時說,這是在住宅房地產法修訂之後實施的措施,目的是為保護新加坡人的住宅用地。

被規劃為「商業及住宅」用途的發展地段,如今將被視為住宅房地產,並受到住宅房地產法的管制。「商業及住宅」地段已從土地用途地段名單中撤除,這類地段原本指定為非住宅房地產。

「商業及住宅」房地產可能包括購物中心、酒店,以及辦公與住宅房地產。一些例子包括羅撥申道(Robertson Walk)和友乃德廣場(UE Square)。‍

目前規劃為商業及住宅的用地,必須至少有60%的樓面用於住宅用途。 

目前已擁有這類用地或房地產的外國人(個人和公司),如果打算按原樣保留該房地產,則無需尋求批准,但如果他們希望保留和重新開發該房地產,則必須尋求批准。

如果滿足以下條件,則可以豁免尋求批准:這些打算購買或收購權益的外國人,在2023年7月20日之前已獲得賣方授予選購權書(Option-to-Purchase, 簡稱OTP);OTP於8月9日或之前行使,並且OTP在7月20日或之後並沒有改變。

這個條例改變和其他更新,是政府對住宅房地產法下的非住宅房地產表進行定期審查的一部分。

七種用地包括:商業1、商業2、商業1-白色、商業2-白色、商業/機構、保留地段和特殊用途,也被添加到名單中,因為此類土地通常不允許住宅用途。

政府修訂「商業及住宅」用途的地段,進一步限制外國人購買本地房地產,包括有部分是住宅的店屋。

受訪分析師和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新條例預計不會對樓市產生顯著影響,但可能導致外國投資者把目光從店屋轉向辦公樓和酒店等其他商業房地產。

限制外國人購買新加坡的商業和住宅房產可能會產生一系列影響。

限制外國人購買房產可能導致一定程度的市場調整。由於外國投資者的需求減少,可能會影響一些高端房地產項目的價格和銷售速度。

可能對房價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外國投資者的需求下降,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供應過剩,從而抑制房價上漲。

限制外國人購買房產可能會增加本地購房者的競爭壓力。本地購房者可能更有機會購買自己心儀的房產,但也可能導致房產供需緊張,使購房者面臨更大的購房壓力。

對商業房地產的限制可能影響外國企業在新加坡的投資決策。一些外國企業可能需要考慮自己員工的住房需求,如果購買限制增加,他們可能會尋找其他地方進行投資。

房地產是一個重要的經濟領域,限制外國人購買房產可能對相關產業鏈產生影響。例如,房地產開發商、中介公司和建築行業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是複雜的,取決於具體的實施方式和市場條件。政策制定者通常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以實現平衡的效果,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8萬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249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