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房地產投資簡介之一

2022年07月21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是個移民國家,也是世界上經濟最為開放的國家。接納移民,擁抱開放是新加坡立國之本,更是新加坡今後生存與發展之必須。

2000年以來,非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外國人,占新加坡常住人口的比例,一直徘徊在三分之一左右。隨著新冠疫情管控措施的逐步放開,最近半年,新加坡外來人口數量激增,房地產市場火爆。

本文,是新加坡房地產投資系列的首篇,它將從國人最為熟知的新加坡政府組屋入手,展開對外國人在新加坡房地產市場投資的進入,選擇與交易等問題的描述。

自從被迫脫離馬來西亞成為獨立國家,新加坡一直在填海造地,今天最熱門的商業和住宅發展地段之一,見上圖新加坡地圖正中間標有新加坡三字的位置,圍繞金沙酒店和室內植物園正如火如荼建設的濱海灣區域,就是七八十年代填海填出來的。

2006、07年間,廣泛徵求各方意見後,李光耀先生正式決定在聖淘沙和濱海灣同時開建以賭場為核心的綜合度假中心之前,濱海灣一直被用作室外餐飲和休閒運動的保留地。除了幾排高大的樹木,就是成片的草地,隱藏其間的,是數棟低矮簡易的餐飲臨時房。被室外綠植圍環繞的便宜自助餐,隨著濱海灣片區一棟棟高聳新穎建築物的崛起,成為了我在新加坡苦澀青春的記憶。

新加坡總體規劃尤其是有關濱海水岸及填海造地方面自1965年獨立設置至今未發生多大改變。按部就班和日拱一卒造成新加坡確切面積幾乎每月都發生一點改變。截止2022年6月末,大概是730平方公里,比796平方公里的廣州市白雲區略小一點。

新加坡GDP與廣州市相近,島內常住人口不足600萬人,不足廣州常住人口1/3。據此計算,新加坡人均GDP相當於廣州常住人口的3倍。但新加坡富裕階層除土生土長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其中就有近年來位居中國富人榜前列的邁瑞醫療發起人李西廷,海底撈發起人張勇等人,他們的人數與精力完全有能力壓垮廣州當地,廣東省乃至全國各地的精英。

不同的階層,在新加坡,有著幾乎完全不同的房屋使用和投資去向。可貴的是,新加坡政府不僅一直鼓勵著階層的流動,也堅持著不同階層居住區域的混搭。

所以,以國內的觀點,將經濟適用房,甚至是拆遷回遷房,與新加坡政府機構建屋發展局主導開發管理的,為中底層人民提供居住兜底服務的組屋進行對標,實在過於混淆視聽、牽強附會。

組屋

新加坡組屋人均面積及居住配套在香港,房屋質量及維護服務在中國大陸,與底層平均收入相比優惠價格卻能同時壓垮香港及內地七線城市如家鄉湖北安陸等。建屋發展局對新加坡市民及永久居民的生活能有上述的好處有很大的幫助。

二十年前,身為結構設計部實習生的我,有幸到懸掛杜甫「安得廣廈千萬座,大庇世界寒士皆歡顏」的建屋發展局本部工作了一段時間,並同該局工程師,行政管理人員及官員們(這些人不慣叫領導)進行了深入細緻的交往。因此,在新加坡組屋設計與建造方面,我具有一定的發言權。

位於中心區的新組屋達士嶺

典型的組屋住宅區

典型的組屋樓下

典型的組屋樓道

以上四張照片,均來自1990年之後建起的組屋,可以代表最近三十年組屋設計的趨勢。

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成立於1960年代,當時的組屋設計理念,焦聚於建造的成本和建設的速度,對建築物內個人空間的私密和公共區域的舒適沒有太多的關注。最初的10多年,產生了大量的長走廊型組屋。這類組屋,是老新加坡人成長的記憶,隨著70、80、90和00年代出生的新加坡人,在安家立業過程中對組屋居住環境新的訴求成為主流,位於中心區的長走廊型組屋紛紛被拆除重建。

長走廊老組屋

時至今日,建屋發展局開發了100多萬套組屋,80%的新加坡常住人口居住在組屋內。因為本地人(市民及永久居民)購買及維持組屋後,以新加坡政府名義履行有關功能的建屋發展局會向他們提供多種補助及優惠。很少已婚或單身成年新加坡本地人會擁有他們名下的物業。居者有其屋這一理念在新加坡得到了充分落實與執行。

組屋的居住性價比相當高。雖然至今,組屋的很多公共區域,仍然被刻意的不做鋪面處理(鋪設瓷磚或石板,見上圖「典型的組屋樓道」),以便與下文和本系列文章以後將要提及的其他開發商開放的私宅(為理解方便,本文或以後系列,您可以認為:只要不是建屋發展局開發的住宅,都屬於私宅)加以區別。

沒有區別,就沒有差距;沒有差距,就沒有慾望;沒有慾望,就沒有消費;沒有消費,特別是大額的、奢侈的消費,就沒有流動、金融和繁榮......而,開放自由的新加坡,從來不缺慾望、消費和流動。

新加坡高空酒吧的視角

畢竟,同樣地段的私宅與組屋,每平方英尺(新加坡習慣以平方英尺來報價)的單價,輕輕鬆鬆,就相差了5倍。

千萬不要以中國人固有的思維去下簡單粗暴的結論:組屋有投資價值。儘管在同樣地段,組屋單位一間房間的價格不會比私宅單位一間房間的價格低50%。

購買,出租,賣組屋時,必須具備外國人原則上不可以買組屋。對收入在本地中下等的誠實新加坡市民來說,組屋不僅保值好用,而且依靠收租或者抵押來貼補養老需求。但即便是對當地人來說想靠轉售或出租組屋來發點兒小財也基本上是靠不住的。

如果你是生而有錢或是年紀輕輕就有錢的新加坡本地人,不好意思,從一開始,你就沒有資格擁有組屋。這點,又值得我們習慣了有錢有勢還有更多低保和經濟適用房可用的國人大跌眼鏡了。

典型的共管公寓私宅公共樓層

在接下來的系列將重點介紹新加坡住宅領域的私宅之前,作為工程師的我再插上一句:組屋的價格遠低於私宅,建築結構的設計和施工標準卻不低於私宅。高端大氣上檔次不是組屋的主要目標,穩固方便易維護才是。

從性價比來說,如果純粹以居住為目的,組屋絕對是最佳的選擇。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7萬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認的緯一高新科技與媒體圈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圈層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