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市區重建局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私人租房價格指數飆升至111.3,創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最高記錄。

據彭博社,經紀公司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 Plc)研究執行董事Alan Cheong稱,在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月租金為2500-4000新元的公寓可能面臨最大的上行壓力。僅今年一年,一些公寓的租金漲幅至少在10%至15%之間。
新加坡央行金融管理局本月在其金融穩定報告中表示,由於空置率下降,2021年前9個月的房屋租金上漲了7.1%。雖然供應仍然有些充足,但「空置率進一步下降可能引發租金繼續飆升」。
房租飆升背後的主要原因還是要歸咎於新冠疫情。
疫情期間,新加坡限制了建築工人的流動,農民工短缺導致施工延誤,不少人不得不在等待交房期間租房。
與此同時,新加坡的年輕人走出家門,湧入大城市尋找工作。回國的房主收回房屋,減少了租賃存量並推動租戶進入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與紐約和倫敦等其他全球金融中心不同,疫情期間,這個小島上的居民無法搬到鄉下來度過這場疫情。這意味著租房需求持續在高位。
Cheong表示:
「在疫情開始時,人們預計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很高」,「但誰能預料到會出現相反的情況,現在地方性通貨膨脹已經成為全城話題。」
另外,華爾街見聞曾提及,新加坡三部門於本月初聯合出手,主要針對投資者和外國人,宣布一攬子管控房地產行業的措施,重點冷卻私人住宅和組屋轉售市場的熱度。
新加坡財政部、國家發展部和金融管理局在聯合新聞稿中表示,這些措施包括提高額外買方印花稅率(ABSD)、收緊總債務償還率(TDSR)門檻以及降低住房和發展委員會(HDB)貸款的貸款價值比(LTV)限額。
在政府提高印花稅之後,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的成本越來越高,因此一些人不得不轉向租賃市場。
新加坡第三大房地產公司Orange Tee&Tie研究和分析高級副總裁Christine Sun表示,新加坡的外籍人士受到的打擊最大,因為他們更喜歡設施更加便利、距離市中心更近的私人公寓。
分析師預計,新的一年租房市場供應將繼續保持緊張,鑒於奧密克戎毒株帶來了不確定性,新加坡限制建築工人的流動,新房建造可能會持續延誤。
Cheong說:
「2022年和2023年,我們預計租賃市場不會回到疫情爆發之前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