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築①——在新加坡打造綠色建築的設計師,在中國能成功嗎

2019年08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前段時間「上海實行垃圾分類制度」的話題一度引發社會熱議。或許我們讀過許多關於環境保護的文章,但始終會覺得,惡劣的環境離我們還很遙遠。但或許回頭想想,等到這一切離我們很近的時候,是否來不及挽救了。

進入21世紀以來,除了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這一命題也被提上議程。作為建築領域的從業者,促進具有「可持續」性的建築得以關注與推廣,是每個設計師與媒體的使命感。

「綠色建築」將成為21世紀的熱門趨勢,在全球範圍內,也擁有著不少綠色創意領域的佼佼者,頂好設計平台將在本年度推出 8期「綠色建築」專題訪談。邀請全球範圍內在綠色建築設計方面最具創新意識的設計師們加入。

想擁有前瞻性理念的交流,絕對不容錯過哦。

今天我們很榮幸地邀請到來自WOHA建築事務所的Darren Chen。WOHA建築事務所成立於新加坡,如今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活躍。Darren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主修建築專業,並獲碩士學位。他來自中國,但已經在新加坡生活了近15年。

建築師 Darren Chen(陳競之)

新加坡到深圳:

注重密度、綠色、社交的設計理念

專訪WOHA建築事務所建築師Darren Chen

在WOHA期間,Darren主導參與了中國和新加坡等地各類項目的總體規劃、概念設計、設計深化和施工階段,也主導了一系列設計競賽和可行性研究。

現在Darren出任WOHA建築事務所主任設計師一職,同時也是深圳萬科雲城等項目的項目經理。

深圳萬科雲城

做研究性的綠色建築設計

深圳是理想之地

Sarah Ichioka:Darren,很高興您能參與我們的訪談。雖然絕大多數讀者都有聽說過WOHA建築事務所,但我還是想請您跟我們分享一下WOHA的設計和建造理念。

Richard Hassell(左)/ 黃文森 Wong Mun Summ(右)

Darren Chen:我非常樂意。WOHA 建築設計事務所由來自新加坡的Wong Mun Summ(黃文森)和來自澳洲的Richard Hassell這兩位總監於1994年共同創立。

新加坡體育場地鐵站

WOHA事務所曾在新世紀伊始經歷過一段過渡期,因為在1994年創立到2000年左右的這段時間裡,事務所的主業務還集中在以高端私人別墅為主的中小型項目上。但從2000年開始到2003年期間,我們陸續中標了幾個公建項目,其中包括「體育場」地鐵站和「百勝」地鐵站。

新加坡「紐頓軒」公寓

新加坡藝術學院

從那以後,我們開始關注規模更大、更具公共性且更能為城市問題提供解決方案的項目,陸續涉獵了酒店、超高層住宅以及例如新加坡藝術學院一類的機構性建築等等不同類型的項目。

目前中國的各大城市,在擁有無限潛力和活力的同時,也出現了人口密度過大,生活環境受到威脅等等諸多問題我們與深圳接觸密切,因為從無論環境氣候還是文化歷史方面來看,深圳都與新加坡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我們認為如果要在中國實踐自己的理念,深圳是一個理想的起始點。

萬科雲城辦公樓:人們可以接觸自然

Sarah Ichioka: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些近期由您主創的一些項目細節呢?

Darren Chen:好的。之所以提到與中國市場的關係,也是因為我想分享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與深圳萬科合作的一個超高層。

萬科是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商之一,但在其他地產類型的開發上也發展迅速。深圳萬科在西麗留仙洞那邊開發了一個占地43公頃的「萬科雲城」,雖然定位是個產業總部基地,但幾乎就像打造了一座小城,裡面什麼都有:寫字樓、購物中心、公寓等等。

我們的項目就是雲城裡的地標建築,一棟產業辦公寫字樓,高度達到了250米。3年前我們參與了這個項目競標,國內外多家知名事務所也有參與,最終我們的設計被選中,目前項目正在施工中,馬上就要竣工了。

深圳萬科雲城

我們把這個超高層項目看作是一次難得的推陳出新的機會,因為我們認為在世界各地,特別在快速發展的中國大城市裡,大部分已建或在建的高樓仍在盲目地沿用著那些已經過時了的西方建築模式。

百年前在紐約和芝加哥崛起的第一批摩天大廈都是些密不透風的玻璃/混凝土盒子,嚴重依賴人工空調和照明系統,耗能巨大。如果我們繼續複製粘貼這樣的高樓,忽視在地氣候和人文語境,那我們的城市將變得千篇一律,無法可持續地發展下去。所以我們在拿到設計任務書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思考超高層建築的形式與辦公樓的模式,尋求真正符合項目本身定位以及適應深圳城市特點的設計。

深圳萬科雲城競賽方案

萬科雲城這個項目經歷了兩個階段。在競賽階段,設計任務書要求項目15萬平方米總計容面積的60%是產業辦公,其餘40%是SOHO單位。

我們先是對現代辦公模式和辦公環境進行了反思。傳統的公司把人「囚禁」在一座座封閉的玻璃寫字樓里,人們被分隔在自己的格子間內,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日子。而現在辦公模式類型多樣,比如共享辦公、家庭辦公、遠程在線辦公等等……與之對應的辦公環境也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開放共享、健康舒適、活力有趣的環境和空間也被證明能激發創意,提高工作效率。像谷歌、臉書、亞馬遜等公司都會想方設法打造新穎的辦公模式和環境,來迎合新世紀的需要,同時宣揚自己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

深圳萬科雲城競賽方案 - 開放共享的辦公環境

深圳萬科雲城競賽方案 - 開放共享的辦公環境

於是我們提出了結合SOHO功能打造空中創意社區的想法。我們把所有的SOHO面積分成三個組團,每個組團有六層樓,內部形成自然通風采光的空中社區街道,外部則是與SOHO單位對應的模塊化小尺度立面。

這三個組團在形式上和全玻璃表皮的產業辦公部分形成了鮮明對比,製造出獨特的地標形象。而兩者在功能上又能互補,產生化學反應,比如SOHO組團里有咖啡廳、創意園、空中公園甚至是託兒所等共享設施,為產業辦公部分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

通過空中綠化、自然通風和採光等措施來回應深圳的亞熱帶自然氣候也是設計重點。除此之外,通透但內向性的空中社區街道也良好地回應了颱風等極端天氣的存在,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關閉開口,保證內部空間的安全。

深圳萬科雲城競賽方案 - 模型

深圳萬科雲城競賽方案 - 模型

深圳萬科雲城競賽方案 - SOHO組團內部

深圳萬科雲城 - 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里我們也試著把建築合理地「打開」,讓它呼吸。塔樓的三個面上各有四座我稱之為「山體」的體塊。深圳是多山和丘的地方。我喜愛深圳的原因之一就是城市裡留下來了許多山,並且成為了大面積的公園,也深受深圳人的喜愛,就像紐約中央公園一樣,在那麼高密度的城市裡突然出現,是非常有意義的留白。

40年深圳變遷

紐約中央公園

在深圳,有山的公園是人與人溝通活動的地方,是綠樹成蔭、人與自然親密接觸的地方,也是現代都市最缺乏的地方。因此,我們把這些「山體」體塊植入到樓內,把具有人居尺度和豐富綠化的公共和半公共空間場所重新帶回到超高層高密度的城市建築里。

深圳萬科雲城 - 「山體」

1/2
下一頁
新加坡知名網紅93萬新幣的HDB到底長啥樣?
2025年04月28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越住越小了?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有錢買landed,卻沒想過「爛裝修」後患無窮!
2025年05月01日   •   5643次閱讀
1500萬新幣?新加坡這個區的公寓接連賣出天價!憑什麼?
2025年04月29日   •   5643次閱讀
新加坡的高價轉售組屋都出現在這些區!最新房價形勢一覽
2025年04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星展預測:新加坡房價或0增長,買家是機會還是陷阱?
2025年04月29日   •   3249次閱讀
最高1603萬新幣!新加坡公寓市場出現重大波動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在新加坡買組屋,這件事情必須先做!兩步做完,還幫助申請貸款
2025年04月26日   •   2736次閱讀
本地組屋轉售價連續20個季度上漲 但漲勢放緩
2025年04月26日   •   2394次閱讀
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房地產對比出爐
2025年04月29日   •   2223次閱讀
W公寓落戶新加坡:把頂配人生安放進每一天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市場最新動態!20個季度連漲後漲勢趨緩,海量房源即將入市
2025年04月26日   •   1539次閱讀
5344 萬新元重磅出手!遠東酒店信託成功收購日本酒店,全新商業版圖啟航
2025年04月26日   •   1539次閱讀
什麼人在買烏節路公寓:ABSD的影響
2025年04月26日   •   1197次閱讀
Bloomsbury Residences 公認的緯一高新科技與媒體圈的優越地理位置和圈層
2025年04月27日   •   1197次閱讀
本地私宅價格連續兩季度上漲 但漲勢顯著放緩
2025年04月26日   •   684次閱讀
媒體圈住宅地段無法吸引發展商 招標活動截止當局未收到任何競標
2025年04月30日   •   684次閱讀
本地上月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上升0.3%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The Golden Mile【新加坡市中心的商業投資新寵, 甲級寫字樓和醫療套間已開盤!】
2025年04月28日   •   684次閱讀
他在新加坡買房6年損失近180萬新幣!買房需小心這類房產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
新加坡甲級辦公樓空置飆高!背後藏著什麼信號?
2025年05月03日   •   17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