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一出生就開始想著買三房好、還是四房、五房應該夠吧! ?
要說新加坡組屋是新加坡最偉大的發明!真的不為過,重點還便宜!
但我們組屋算廉價房嗎?
組屋可不是簡單的「廉租房」或者「經濟適用房」,更不是政府免費送的「福利房」。這裡面的門道,可多著!
首先,想買組屋?要說容易也沒那麼容易!這和你的收入、婚姻狀況、年齡、種族,甚至國籍身份和養老金都掛鉤。也就是說,不是你有錢就能買得到的。而且,組屋的水電費優惠,還和房子大小掛鉤,小房子優惠多多。
國籍身份應該是最難解決的事,因為很多人通常都只是拿著PR,不願意放棄原國籍身份。
有意思的是,新加坡人買組屋可以用公積金,但用得多了,將來養老錢就少了。這就是新加坡的養老制度,每個人都得為自己將來打算。你年輕時貪圖大房子,老了可能就得賣房養老。
組屋的購買,還有很多限制。比如,只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才能買,而且一家只能買一套,防止房價被炒高。未婚的年輕人想買?等到35歲吧,而且只能買小戶型。高收入的富人和有公寓的人,也別想買組屋。
組屋的設計和建造都是政府統一操刀。為了促進種族和諧,每座組屋都會按照種族比例分配。
比如:某個組屋的華人比例太高,那華人就不能再買這裡的房子了。這樣的混居,有利於種族間的相互理解,避免了偏見和誤解,對於多元化的新加坡社會來說,太重要了。
組屋區的設計也很獨特,走廊都是開放式的,晚上還必須亮燈,這樣一來,犯罪率也就大大降低。一樓的架空設計,讓人行道和車道分離,增加了安全性,而且還有連通的走廊,下雨天也不怕。
組屋區不僅僅是住宅區,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區。老年人可以在樂齡中心聚聊天,學生有開放式的自習室,還有寬敞的大廳和活動場所。馬來人甚至會在這裡舉辦婚禮,鄰里之間的互動,增進了社區的凝聚力。
所以說,新加坡的組屋,不只是解決住房問題那麼簡單,它是整個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
新加坡真真實實的實現到「居者有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