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樓市近期因私宅需求激增和項目工程延誤等因素,造成私宅供不應求,租金和房價也不斷上揚。但隨著疫情改善,工程項目恢復進度,樓市下來將迎來一波私宅完工潮,大量私宅供應或將拉低私宅租金和房價。
根據仲量聯行(JLL)的估計,今年下半年預計有約7195個私宅單位完工,較上半年的3501個單位多一倍。到了明年,完工單位更將達1萬7394個,使得兩年完工單位總數超過2萬8000個。完工單位供應量大增,不僅能滿足租賃需求,也有助於緩和私宅租金上揚趨勢。

仲量聯行新加坡研究與諮詢部高級董事王德輝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過去10年的年均完工單位為1萬2176個單位,下來完工單位卻顯著高於歷史水平,因此私宅租金可能走低。
他說:「由於明年完工單位供應大,我國經濟又可能進入低增長期,明年租賃市場或將放緩,即便租金繼續上揚,漲速也會明顯放慢。」
他也提到,如果租賃市場供過於求,房東可能調整要求,接受較低租金。
一些人可能推遲買房計劃
戴玉祥產業(Edmund Tie)研究和諮詢總監藍振文也認為,明年租賃市場供求關係逐步正常化,私宅租金增長預計放緩。尤其是大眾化私宅市場,完工單位數量會從今年的2600個單位,增加到明年的8700個,這將對大眾化私宅租金形成下行壓力。
PropertyGuru新加坡區域經理陳智群卻認為,新增完工單位長期有助於緩解租賃市場需求。短期內卻不太可能抑制租金或租賃需求,部分原因是不少買家考慮到最近房價和利率猛漲,可能先暫時租房。
他說:「受到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的影響,一些有意買房的人可能會推遲買房計劃,重新制定購房預算。由於房價不斷上漲,這些人可能選擇租房。」
陳智群也說,我國旅行限制大多取消,下來有更多外國人湧入新加坡,推高租賃需求。
PropertyGuru資料顯示,今年完工項目約32個,當中包括東景苑(Parc Esta,1399個單位)、英雅苑(Park Colonial,805個單位)和御峰(Whistler Grand,716個單位)等較大型項目。
明年預計完工的項目有聚寶園(Treasure at Tampines,2203個單位)、鑫悅府(Normanton Park,1862個單位),悅湖苑(The Florence Residences,1410個單位)、錦泰門第(Parc Clematis,1468個單位)和南峰雅苑(Avenue South Residence,1074個單位)等。它們都是超過1000個單位的霸級項目。
預計對私宅價格影響不顯著
除了影響租賃市場外,更多完工單位也可能影響房價。因為一些投資型買家可能在項目完工後把手中單位賣出,以賺取盈利。
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研究與諮詢部總監孫燕清受訪時說,完工單位增加的確會對房價產生影響,但整體影響預計不顯著,因為大多私宅買家買房是作為自住用途,很少在房子建成後馬上轉售。一些人也可能得持有私宅較長時間,以取得較可觀回報。
她說:「現在房價一直上漲,如果買家在項目取得臨時入伙證(TOP)後就馬上賣出單位,一來他們不容易找到替代房子或另一個投資房地產。再來,由於他們買房價格相對較高,意味著他們的投資期限拉長了,必須持有房產更長時間,才能取得良好回報。」
藍振文也認為,完工單位供應一般影響租賃市場,私宅價格主要還是受新推出項目、銷售和認購率等數據影響。目前新私宅供應緊張,已推出但仍未售出單位約2800個,當中約一半屬於銷售情況良好的項目,已賣出至少五成。
他說:「一些買家或許會選擇搬入剛建好的私宅,但新私宅供需關係仍然緊張。所以,只要新私宅維持強勁銷售勢頭,發展商應不會面對壓力,而須大幅削價清理這些即將完工的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