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SDE4:設計與環境學院聯合打造零能耗可持續建築
基本信息
項目名稱:新加坡國立大學SDE4
建成時間:2019年
甲方:新加坡國立大學
設計:Multiply Architects,Serie Architects,Surbana Jurong
面積:8500平方米

位置環境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新加坡的熱帶雨林氣候為校園營造了花園般的綠地環境,不過全年濕熱、降水量大的特徵也為校園學習生活帶來一些影響。
項目定位
SDE4位於新加坡南部海岸克萊門蒂大道附近的一個小山丘上,它是設計與環境學院的新建建築,也是整個校園擴建項目的一部分。由Serie事務所、Multiply事務所和Surbana Jurong設計的SDE4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東南亞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中心基地,也新加坡最新建成的零耗能建築。

空間結構
六層的教學建築在結構上以並列的「盒子」和「平台」為靈感來源,呈現出多網格、多孔隙、開放性的結構特點,增加了空間的可見度,打破了常規建築不透明的規則,非常適應熱帶雨林悶熱的氣候。大平台的設計拓展了建築的視覺連接,將自然景觀引入建築視野。
建築通過靈活高效的空間設計幫助學院推廣了新型教學空間和科研中心的功能。在設計和建築學院的各個專業課程中,畢業設計和展覽是每個學生都要面對的挑戰。為了滿足布展對空間的需求、特殊裝置的空間需求以及未來使用的多變性,大多數空間都可以靈活調整面積。



功能流線
SDE4是為21世紀的大學設計的用於學習、教育和研究的建築。它不僅適應於今天的教學方式,也為未來的授課方式做了很好的鋪墊。例如,樓層中較封閉空間主要用於科研。在這些區域,牆體可以自由拆裝,從而滿足科研和實踐交叉進行的需求。
環形走廊和折形樓梯相連,在建築體中穿梭。人們可以通過平台、樓梯、走廊的動線在學習室和研究室之間自由流轉。SDE4內部還設有1500平米的設計工作室、500平米的開放式廣場、工作區和研究中心、咖啡店和圖書館。



材料技術
SDE4秉承了當地熱帶建築的基礎通風設計,超過50%的面積是自然通風的,大部分空間都是通風的明房,空調僅在需要時打開。而那些夾在通風空間中間的房間,則受益於交叉通風,有助於交換熱量。該建築參考了熱帶地區特有的陽台設計,如建築中露台和景觀陽台交替出現,起到更優的通風效果。
零能耗的設計體現在建築的屋頂上:1200個太陽能光伏板為建築持續供能。SDE4的設計不僅符合建築綠色環保標準,也為熱帶地區的校園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建築採用了由Transsolar Klim Engineering的創新混合製冷系統,為樓內空間提供100%新鮮的預冷空氣。儘管當地的溫度和濕度水平高於一般環境,但通過吊扇提高空氣的流通速度將能很好的調節室內溫濕度。





設計理念
設計與環境學院院長林健波認為,建築本身並不是孤立的實體,建築可以形成一種環境、一片區域,或是一個鼓勵鄰里活動的社區,這對所有教育機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和教師有機會在課堂內外學習,並且參與到設計、開發、建造以及運營建築的綜合過程中。根據環境行為學的原理,當人們使用建築的時候,建築反過來也會使人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