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損2億7000萬新幣!因為這件事,新加坡建屋局「栽了個大跟頭」

2022年10月07日   •   121萬次閱讀

新加坡媒體曝出一個「大瓜」:

今年8月,新加坡建設局在宏茂橋地區推出的Central Weave預購組屋(Build-To-Order)項目,預計將虧損2.5億新幣。

(圖源:Housing&Development Board)

虧損如此巨大,新加坡國會也坐不住了!

因此,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細細盤點了一下損失,表示項目的虧損包括:發展方面虧損2億5000萬新幣,以及2000萬新幣的公積金房屋津貼。

出現虧損的原因,是因為組屋作為補貼房屋,售價本來就比興建組屋的成本低上很多。

因此,建屋局每一年都蒙受顯著虧損,過去三年每年平均赤字更是高達約26億8千新幣!

言下之意,似乎是指這個虧損也是正常現象。

他的這個說法,也有金管局的數據支撐。就在不久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表示,在2021/2022 財政年度中,新加坡組屋置業計劃出現了 38.5 億新幣的赤字。

除了建造成本高昂外,出現虧損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要大量給符合條件的買家發放公積金住房補助金。

有了這些補助金,大多數首次購房者可以用不到每個月四分之一的收入用於償還住房貸款。

其中近90% 的人使用公積金償還組屋貸款,根本沒有用現金支付。

為了「居者有其屋」,新加坡政府每年都要從財政中拿出一大筆錢來彌補上這些虧損,也是相當不容易了......

除了建屋局外,出現虧損的新加坡政府部門,也不止建屋局一個。

今年7月19日,新加坡金管局在年度審查中宣布,截至 2022 年3月31日這個財政年,他們凈虧損了74 億新幣,這是九年來的首次。

這些虧損主要來自較低的投資收益、巨大的負面外匯轉換效應以及更高的利息支出。

(圖源:pixabay)

通脹壓力、不穩定的全球經濟狀況和全球收緊貨幣政策給新加坡央行的財政表現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不過,金管局也同時表示,通貨膨脹雖然削弱了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但尚未達到導致新加坡今年經濟嚴重下滑的程度。

(圖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當然,在全球經濟局勢依舊不利的情況下,金管局預計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將在 2023年進一步放緩,增長放緩的程度將部分取決於全球經濟的情景將如何發展。

明年的日子,看起來並沒有那麼好過呀......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