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售並舉到底將會是怎樣的,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概念,那就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實行租售並舉時間較長的新加坡是如何做的,現狀又是如何。
概念清晰,沒有模糊地帶
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與其說是一國,不如說是一城。30年前開始,新加坡就形成了穩定的自有房屋體系,其中80%的人擁有的是組屋(HDB),也就是由政府統一設計、建造並配售給新加坡中低收入居民的公共住房,購房者擁有 99 年使用權,但產權屬於政府,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共有產權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另一部分比較富裕的人或外國人,可以選擇由開發商建造的商品房,俗稱私宅,購買後可擁有地契,無論是99年還是999年抑或永久地契,都屬於個人產權。在同地段的私宅價格,往往要比組屋貴出三倍甚至更多,還需要繳納額外的稅費。
當然,即使是組屋,其設施如兒童娛樂場所、運動場等公用設施、公共綠化、各類社會服務機構、樓底供居民聚會遊樂的架空層等,都是一應俱全的。私宅商品房則配置豪華,泳池、會所、酒廊算標配。上海新加坡籍的開發商來了不少,相信他們一定是通過新加坡的私宅開拓了視野,所以才會誕生了仁恆之類的著名品牌吧。

新加坡組屋HDB

扎哈•哈迪德設計的新加坡私宅麗敦豪邸
嚴格限制,組屋不炒
新加坡組屋(HDB)固然價格便宜,但設置了非常嚴謹的購買、出售、出租限制,防止本地人炒房,假如違反相關規定,將會面臨嚴厲處罰。
首先,有資格購買一套全新組屋的家庭,必須月薪低於1.2萬元新幣(這個數字每年會有調整),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新加坡永久居民,申請組屋以家庭為單位,單身者需達到一定年齡才能申請。這個政策一方面鼓勵國民結婚,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大量的單身人群消耗政府房屋資源。當然,一個家庭只能擁有一套組屋,如果要購買其他房產,舊組屋必須退出來,不能多占。
其次,首付款最低10%,可以用公積金一次性抵扣,餘款可以用公積金逐月扣,政府還會一次性補貼每一個家庭一筆購房款,加上銀行貸款利率僅為2.5%左右,所以一般工薪階層首付和貸款壓力不大。

再有一點,組屋購買以後不自住的,將面臨高額罰款。一定年限內不得整房出租,屋主必須居住在此套租屋內,合租其他單間是可以的,不過合租人數不得超過每個房間多餘2個人。一定年限內要銷售該組屋的,需要支付極高的政府稅費。
如此一來,在家庭擁有房源套數上有了嚴格限制,並且在租賃中規定:做組屋二房東是違法的,新加坡本地人把手伸向組屋來炒房的,幾乎絕跡。
低保家庭,還有廉租房
不管是組屋還是私宅,都是需要一筆錢去購買的,對於實在沒有積蓄的低保家庭,新加坡可以提供組屋的租賃補貼。月收入低於一定值的家庭租賃對應戶型的組屋,可以只需支付市場價的10%,其餘90%由政府補貼。比如2021年,家庭收入低於800元新幣的,最低可以用30元新幣/月(140元人民幣)租到一套市郊的一房。

總的來說,但凡在新加坡有居住身份、有正常工作的人,基本上都能居者有其屋,無論是組屋還是私人住宅,基本的配套品質管理都沒問題,但如果要擁有非組屋或豪宅或兩套以上房產,家庭就既不能享受政府優惠福利,又要用遠高於平均的價格從市場購買,這是一個獨立的住宅市場。套用一句俗話:沒錢,到私宅市場湊什麼熱鬧?但是,沒錢,也可以住進有尊嚴的組屋或者廉租房。
隨著高質量的移民不斷湧進新加坡,這裡的非組屋私宅市場,也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住宅價格也在不斷走高。從沒聽說過因為組屋的存在,就讓商品房市場陷落,也沒聽說因為稅收的存在,就讓商品房的消費者湧向組屋。所以,總體上說,住在新加坡,是個井水河水很清晰的地方。
當然,新加坡只是一城,與中國的人口規模完全不能比,一城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一國就是茫茫大海,怎麼搞都不容易。這是為什麼創新制度,都要有先行先試的地方,制度探索,需要尋找合理的時機,而不搞疾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