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社会结构不断改变,民众在人生不同阶段对住房的需求也在变化。政府在长期规划检讨中已经接触超过1万5000名不同背景的国人,了解他们对住房的看法,以融入住房长期规划中。
新加坡有计划增加组屋供应以满足国人的需求,同时把单身人士申请预购组屋的门槛,从现有的35岁降低到28岁,这个年龄的国人一般已踏入社会,也想有机会独立生活。

而且本地预购组屋等候时间可能长达5.7年,如果民众28岁时首次申购就成功,那房子可以入住时也差不多将近35岁了,几乎同从公开市场购买转售组屋一样。
如果可以的话,新加坡政府也想满足所有国人的愿望和需求,但土地和资源有限,需要优先提供公住房给有更迫切需要的国人,包括采取收入资格标准,不论他们是结婚人士还是单身者。
配合社会和人口结构的变迁,以及满足国人更多元化的需求,新加坡探讨推出更多类型的住房选项,包括在地点便利的区域,建造公共和私人住宅,以及尝试较新颖的组屋格局,面积、设施和构造。
当局将同教育部合作探讨打造更多具双重用途的学校设施和空间,促进社区交流和互动。
这一计划是希望公众能运用学校内的更多设施,同时也确保学生的安全。根本在于探讨如何规划和设计新校舍,以及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翻新的学校。
年长者
政府将探讨如何为年长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住屋选项,并且会进一步改进公积金制度,让年长者可以过更好的退休生活。
帮助年长者独立生活,让他们可以活跃生活和有意义地度过晚年,并且为社会做出贡献。
政府推出健康SG计划,希望国人,尤其是年长者保持健康。尽管如此,年长者还是需要护理服务,所以就迫切需要改善年长者的护理和住屋选项。其中一个策略是在组屋区提供更好的乐龄住屋选项,并且在全国推展这类住屋选择。
本地已经推出社区关爱组屋,但政府还需要做得更多。这些单位的设计得符合年长者的不同需求和喜爱,同时价格维持在负担得起的水平。卫生部、国家发展部和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会紧密合作,推出相关措施。

本地的公积金制度协助人们为退休储蓄。这个制度多年来有良好的成效,但却遇到挑选。随着零工经济崛起,越来越多人选择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他们的工作较不稳定,也没有长期保障。
政府会继续改善制度,确保人们只要继续工作和做出贡献,就一定可以满足退休的基本需求。
政府也会探讨如何进一步支持年长者安享晚年,包括那些工资低和收入不稳定的乐龄人士。
中青年人
不仅是年长者,新加坡也关注中青年人住房的需求。除了近来推出的房地产降温措施,政府还将继续探讨其他途径,协助年轻国人拥有住房。
政府必须果断、谨慎地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确保房屋市场稳定,让国人负担得起公共住房。

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社区运作也很重要。例如可以有一些活动或空间让居民聚在一起,建立友谊和邻里关系。这样一来组屋就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个社群体验空间,居民可以互相支持和依靠。
家应该满足生活中的每个阶段和不同需求。即使处于同一个人生阶段的人对家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政府要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也非常重要。
单身一族
单身一族,尤其是单身妈妈的居住条件尤其受到关注。
妇女行动与研究协会建议政府推出新的住房模式,为找不到栖身之所的未婚妈妈和家暴受害者提供住房至少两年,同时为她们提供支援。
当局在建议这些女性同家人同住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她们同家人的关系。

协会为协助低收入单亲妈妈而推出的S.H.E计划的成果。有关计划在2018到2021年之间推行,为18名母亲和她们的孩子提供稳定的住房安排以及支援。
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稳定的住房对这些单亲家庭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益处。在受访的12名母亲当中,有八人在参加计划后,每月收入中位数从500元增加到1150元。
其中三名母亲因为有了稳定的住处,因此能够辞掉工作条件不佳的工作。脱离家暴的环境,也有助这些母亲和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让她们改善同原生家庭的关系。
协会因此建议政府推出新的住房模式,照顾未婚妈妈和家暴受害者的住屋需求;同时允许离婚的单亲家长申请建屋发展局贷款,并免交转售抽润。协会也建议建屋局成立新部门,协调服务帮助离异的家庭过渡到单亲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