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旅游胜地圣淘沙岛返程的桥上,远远地就能看到对岸的海底捞招牌)
狮城的移民门槛,那是杠杠地高,主要三个渠道:
第一、投资移民,也是新加坡唯一的直接移民方式。要求移民者支付250万新币,基本上可以立即拿到永居。
第二、创业准证定居及移民。要求必须是新公司(注册未超过6个月),在公司正常运作12-14个月后,就可向政府申请永久居民。
第三、技术移民。要求必须获得新加坡正常运作的公司以3600月薪以上的薪水聘请才能申请。
不过就在最近,新加坡对人才引进有了些“松绑”的迹象。此前掘金整理的一篇文章《多国移民政策突发重大转折,门槛提高已是必然,不过还有这些机会留给你》就简述了这个改变,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便可申请新加坡的绿卡:
(1)新加坡的在读学生
(2)在新加坡居住2年以上
(3)必须通过一项国家考试
所以说,新加坡要的人,一定是对它有用的人才。
在新加坡买房门槛也很高,毕竟它是严格贯彻“房住不炒”概念的国度。比如大多数居民居住的组屋不要指望炒了。首先,价格本身也不便宜,政府又对购房者的资质有很多要求,限制得死死的。其次,政府会跟随组屋房价的变动出台严厉的打击政策,所以十几二十年过去,涨的幅度小之又小。
买中档公寓,对海外买家的限制可不少。对咱普通人而言,最要命的就是新加坡刚提上来的海外买家印花税,要20%。加上4%的普通印花税,等于你买一个房,要再交房价的1/4给政府。

不过,新加坡的购房门槛也不是高到受不了,新加坡的大部分银行对海外买家都提供贷款,而贷款利率只有2%+,与英国相当。
其次,买新加坡的公寓还有一点非常好,那就是房价是按照套内面积来计算,很多东南亚国家都是这样,比如同为东盟的马来西亚和泰国。
不过,新加坡更加保障消费者的地方在于,如果有一天这块地被开发商重新收购(一般新加坡的公寓产权只有99年),由于新加坡的公寓为共管公寓,共管公寓的土地是小区业主们共同持有的,如果开发商要收购,则小区内的公共土地面积就让大家平分,开发商将按照该地区的市场价格,以套内面积加上小区的公摊面积的总面积跟业主“买地+房”。
所以说,新加坡的房不是不能买,只是它适合一个特定的群体。
这是一个亲富人、商人的国家,然而它在今年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发布的“Commitment to Reducing Inequality Index(致力于减少不平等指数)”中,居然倒数第九。作为全球国家竞争力排名仅次于瑞士、美国位居第三的新加坡,在这个排名中却全球垫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对富人“太好了”。
报告指出,新加坡将普通居民的个人所得税提高了2%,但却对年应课税收入超过32万新币(约合人民币160万)征税22%保持不变。同一等级在中国要课45%的税,在美国则是33%。许多权贵都把自己的资产放在新加坡,其中就包括刚被曝出贪腐的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就连极度重视服务品质的张勇都选择举家落户这个国家,看出它的诱惑所在了吗?要知道,钱往往是最聪明的。
这次去圣淘沙岛,就感受了一把“壕气”。各种设计独特的别墅,有的还请了知名设计师做的设计。更奇葩的是,一些富豪实在太有钱,买的收藏品没地儿放,就专门在圣淘沙上买了块地,建了个奇形怪状的建筑(比如海盗船、埃及皇宫)来放他们的收藏品……

新加坡是藏富的天堂,人口结构也趋向高端化。要进来有点难,但入了新加坡,你之后的生活就如同上了保险。作为一个福利好的发达国家,买这里的资产比买其他任何地方都有把握。它保值,同时也能带给你更多附加的好处。
*以上纯观察分享,如有理解不妥之处,欢迎各位留言拍砖~
参考文献:
1. 新加坡人力资源局:https://www.mom.gov.sg/~/media/mom/documents/statistics-publications/a-guide-for-foreign-workers-english-malay.pdf
2. 《新加坡政府应对贫富差距很不行,排名全球倒数第九》,公众号--新加坡红蚂蚁,https://mp.weixin.qq.com/s/LtjadMlb5N1h0mJYl6h1pg
3. 饱醉豚,《新加坡那些事儿》,第二章:新加坡的组屋
(文章来源:带你去海外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