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後的這兩年,頻頻聽說有中國人到新加坡買房。通常一出手就是買「一打」。
具體買了多少,外人並不清楚。
不過就在這兩天,中國買家最新購買數據出爐!
2022年1月到8月內,中國人總共買走新加坡高達932套私人公寓單位!
問及原因,竟然是因為新加坡豪宅比!較!便!宜!
中國人狂買900多套公寓
新加坡豪宅更便宜?
根據房地產公司橙易產業(OrangeTee & Tie)的最新報告,今年新加坡的外國交易總量已經接近疫情前水平。
截至8月交易達到1萬4000多筆。其中,中國買家占2022年總交易量的6.7%,頭八個月總計買了932套私人公寓。
在價值500萬新元以上的豪華公寓中,也是中國人買的最多。交易達81套豪華公寓,占銷售量19.2%。

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國買家,共買入34套。
從整體購買群體來看,2022年新加坡房產市場中最大的外國買家群體排名如下:
1. 中國
2. 馬來西亞(今年頭8個月購買數量少中國買家2倍)
3. 印度 4. 美國 5. 印度尼西亞
此外,新加坡最受外國買家青睞的房產項目也公布了: 最暢銷的新項目是 Canninghill Piers(43 個單位)、The Avenir(30 個單位)、Riviere(30 個單位)和 Irwell Hill Residences(16 個單位)。

圖源:SCMP
最受歡迎的轉售項目是 Nouvel 18(13 個單位)、D'Leedon(10 個單位)、Marina One Residences(9 個單位)和 Wallich Residence(9 個單位)。
另外,外國買家最青睞新加坡第10區的房。其次才是第9區、第3區、第6區。 這幾個區域都是相對比較貴的房。因為大部分的跨國企業,高校和傳統富人區都集中在這些區域。

對於上述外國買家來說,新加坡私人公寓價格的「最佳點」介於80萬新元到200萬新元之間。
據分析,儘管新加坡去年年底上調了外國人買房的額外買方印花稅。
但在這些外國有錢大佬眼中,新加坡豪宅有升值空間,漲稅以後,新加坡的房子還是比其他國際城市便宜。
不僅如此,對於真正的富豪,即那些高凈值人士來說,新加坡當局在上周推出的新降溫措施,預計對他們「不太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圖源:coconuts
相當於門檻調高,只是攔下了一個級別的人,擋不住真有錢人士的腳步。
話說回來,新加坡房產如此火熱,那這些大佬嚴重的私人公寓到底有多「便宜」?
目前,新加坡市中心烏節路地段的私宅多數200萬新起步,豪中豪住宅的價格有的也能飆到800萬新元左右。


其他地段的私人住宅,多數120萬新元起步。



上述價格還是不含稅的。
假設買了120萬新元的房,則外國人需要交給新加坡買房稅40萬8000新元。
100萬以上的買房稅為房價的 34%(4% 的買房印花稅 + 30% 的額外買房印花稅)。
所以要買新加坡的私人公寓,想要買100萬出頭(約人民幣500萬)的房子,備好200萬(約人民幣1000萬)比較理想。
新加坡房產確實是個香餑餑。儘管新加坡當局一再出台降溫措施,但對於不差錢的人來說,影響無關痛癢。
不過新加坡的政策並不是一成不變。
目前,新加坡已經在研究一個新措施,即是否應該公開有關在新加坡擁有土地的海外實體的信息,以打擊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

圖源:海峽時報
還將考慮向公眾提供有關擁有財產的空殼公司的實益所有權的信息。
簡單理解就是,如果這個措施施行,那麼新加坡的外國人買房市場將進一步透明化。
來新加坡置辦房產的外國實體經營公司,購買、出售、轉讓都要經過新加坡官網網站程序。
這算是一種監督手段。
新加坡正在考慮的這項措施,已經在英國生效。也就是說,在英國擁有房產土地的外國經營者,必須實體登記。

適用於擁有或收購「合格房地產」的海外實體,一般包括住宅和商業、永久業權和租賃物業。
擁有人必須提供其姓名、出生日期和國籍、通常居住地址、服務地址以及個人成為可登記實益擁有人的日期。
英國法律規定,除出生日期和居住地址以外的所有信息都必須公開,並且海外實體必須每年更新信息。
那麼新加坡會不會實行呢?這個問題就要交由專業的人他探討了~
椰友們,你們是什麼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