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加坡房地產印花稅收中,組屋和非住宅占比分別增一、三個百分點,私宅降一個百分點。專家稱因外國買家退場、組屋需求高和投資者目光轉向非住宅。去年印花稅收入增,占總常收5.5%。
1. 印花稅收占比數據變化
近日,新加坡政府相關數據披露了去年房地產印花稅收中各方占比情況,與冠病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出現了微妙變化。

來源:聯合早報
身兼金融管理局副主席的交通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徐芳達透露,相比2019年,去年組屋和非住宅房地產在印花稅收中的占比分別增加一和三個百分點,分別達到9%至12%。而私宅占比則減少一個百分點至65% 。
國內稅務局(IRAS)在稅收分類時,未區分非有地私宅和有地私宅,統一歸為私宅類別。
同時,房地產交易可能涉及買方印花稅(BSD)、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和賣方印花稅(SSD),其中ABSD僅適用於住宅。
根據財政部資料,新加坡政府去年的印花稅收入達63億6000萬元,比前一年的58億1000萬元增加9.49%。
在去年的1166億元總經常收入中,印花稅收占5.5%、資產稅也占5.7%,這兩項以房地產為主的稅收,在總經常收入中的占比合計高達11.2%。
政府去年總經常收入的六成來自公司稅、消費稅和個人所得稅三大項,占比分別是26.5%、17.7%和16.3%。
2. 變化原因解讀
兩名房地產專家解讀稱,2023年4月政府將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提高到60%後,購買私宅的外國買家大幅減少,但因私宅價格高,其在印花稅收中的占比仍近三分之二。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房地產系教務長講座教授程天富指出,儘管外國買家退場,但本地私宅交易活躍、房價上漲,使得私宅在印花稅占比中貢獻仍顯著。

兩名房地產專家受訪時解讀,自從政府在2023年4月把外國買家的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提高到60%後,購買私宅的外國買家減少不過,因為價格高,私宅占比仍近三分之二。
來源:聯合早報
博納產業主要執行長林永富分析,疫情以來組屋需求持續增加,轉售組屋量激增,帶動組屋印花稅收入上升。
同時,中美科技戰和疫情暴發後,海外大機構和投資者對新加坡營商環境更有信心,考慮到住宅物業高額的額外買方印花稅,他們將目光轉向商業單位、辦公樓或廠房,推動了非住宅房地產的印花稅貢獻。
目前,新加坡房地產印花稅收的結構變化,反映了政策調整與市場需求變化對房地產市場的綜合影響。
參考資料:
1. 房地產印花稅收各方占比變化 專家:組屋和商業需求增,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