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不關心樓市的小夥伴,都知道新加坡房地產市場太火了~
成交價量齊升,不僅僅是私宅和公寓,連組屋價格也猛漲。上個月竟有29套二手HDB賣出超過100萬新幣,似乎觸到了政府的」紅線「。
結果,毫無預警!前天23:45左右宣布一波降溫措施,15分鐘後,也就是今天零點生效,不給人一點反應的機會。

(圖源:海峽時報)
昨天早上起來,新聞頭條刷屏、朋友圈紛紛感嘆,新加坡政府出手真是快!狠!准!
昨天起,這些人買房要多交稅
貸款額度減少!
雖說每次新加坡的政策都來得很突然, 但上一次新加坡樓市降溫,政策是一天之後生效,結果當晚就出現了新盤提早開盤,人們趕在新政前連夜排隊買房的盛況。

(圖源:海峽時報)

(圖源:Edgeprop)
這次降溫措施既沒有預告,也不給市場緩衝時間,12月16號零點起即立生效!

(圖源:8視界)
01 提高外額印花稅稅率ABSD
外國人最高30%

(圖源:海峽時報)
首先是最狠的外額印花稅稅率, 只有公民的首套房子不受影響,但是公民購買第二套的額外印花稅從12%增加到17%,第三套從15%增加到25%。
PR也嚴重受影響,第一套還是5%沒變,第二套的印花稅從15%增加到25%,第三套從15%增加到30%。
外國人最慘,不管你是第幾套,額外印花稅從20%直接跳到30%。再加上4%的印花稅,也就是說,外國人在新加坡買房,昨天凌晨之前只需要繳納24%的稅,現在需要繳34%了!

打個比方如果外國人(包括准證人士),想要150萬新幣的公寓,之前買就要付36萬新幣的房產稅、今天起要付51萬的房產稅。 也就是一套150萬新幣的房子,需要201萬新幣才能到手……
你說狠不狠~
02 收緊總償債比率TDSR 從60%降到55%
各種身份的人買房要付的錢更多,能貸的款也變少,對現金儲備的要求更高。
總償債比率頂線TDSR從60%降到55%,意味著買相家應貸款力能也就下降了。
以前每月貸款償債率頂線是個人收入的60%,現在收緊到55%。

03 調低HDB貸款的LTV 從90%降到85%
降低建屋發展局組屋房貸的貸款與估值比率(LTV),從90%降到85%,意味著通過HDB拿房貸也減少了一點點。
上次5%不夠,10%來了
我們縱觀新加坡房地產十年走勢圖,上次降溫措施增長5%印花稅的時候,看來對市場影響不是非常大。

這就促使新加坡政府這次降溫力度更大,ABSD普遍漲了10%!
除了公民第一套和PR第一套房交稅不變,二套三套和外國人的額外印花稅全部上漲,想要打擊炒房的用意很明顯。
也打擊了那些手上有些閒錢,想要買多套房的本地人。
每年23000個新組屋單位 房價會進一步平穩 這次伴隨降溫措施,政府也承諾將增加公共和私人房屋的供應,以滿足市場需求。
建屋局昨早也配合發布報告,未來兩年的新加坡組屋供應將增加35%,計劃明、後年,每年在成熟和非成熟地區,推出多達2萬3000個預購組屋BTO單位。

還預告了明年推出的單位將位於紅山、裕廊西、加冷-黃埔、女皇鎮、登加、大巴窯和義順。

另一個部門也公布明年上半年的售地計劃。
包括五幅正選地段和八幅備售地段,可興建大約6500個私人住宅單位、總樓面達9萬平方米的商業空間和530間酒店客房。
在降溫措施+增加供應的情況下,很多人預測明年新加坡房價將會「橫擺」。
房子越來越貴 百萬組屋觸紅線?
新加坡房子已經連漲15個月, 自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私宅價格上漲約9%;組屋轉售價在經歷六年的下跌後,也約在2020年第一季開始上升了約15%。
早在去年年底,時任副總理王瑞傑就說過:正在密切關注樓市漲價!

(圖源:YouTube@彭博財經)
隨後中國的央視新聞也報道了新加坡房地產的火熱。

這種火熱似乎吸引了更多人來新加坡買房,以及新加坡本地人都開始出手。
前段時間坡上科技新貴們扎堆買房的新聞讓人吃驚,網上瘋傳科技界的F4,這些大公司的CEO每個人都買了昂貴的有地洋房。

(圖源:MSN)
TiTok新加坡CEO購入價值8600萬新優質洋房
Secretlab 聯合創始人買了兩套,價值5100萬新
雷蛇CEO購買5280萬新幣優質洋房
Secretlab 聯合創始人買了兩套,價值5100萬新
新加坡樓市過熱,直接體現就是組屋也在漲, 曾經2020年一年賣出82套百萬組屋,今年1個月就賣出29套價格超過100萬新幣的二手組屋。

(圖源:海峽時報)

(圖源:TNP)
近10年來(2012至今),新加坡24個市鎮中,有半數都擁有百萬組屋。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百萬組屋不都位於市中心,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分布在全島各地,包括後港、芽籠和宏茂橋。

(圖源:海峽時報)
組屋是新加坡引以為傲的公共住房,80%左右的新加坡人都住在組屋裡面。
雖然新組屋BTO價格受政府管控,但是也會隨著整體市場房價上升而漲價,二手組屋價格隨著市場走更明顯。
組屋漲價,最受影響的就是還沒買房的年輕人。

「應該採取更多措施控制新加坡組屋房價……」

2020年11月20日,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說
「控制黃金地段組屋房價,不僅在預購階段確保價格可負擔得起,在轉售時也要看緊房價。」

(圖源:mothership)
2021年1月18日,當時的副總理王瑞傑這樣說
「我們必須繼續讓年輕新加坡人擁有自己的房子,並實現他們的夢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密切關注新加坡房地產市場走勢,確保它能保持穩定。」
如今看來政府真是說到做到,降溫政策還是來了,而且比以往力度更大!

前晚降溫政策出完之後,昨天早上國家發展部才召開線上記者會。
昨早李智陞重申政府若不加以控制,房屋價格可能會領先於新加坡經濟基本面。
鑒於此,政府決定推出新一輪措施,為私人住宅和組屋轉售市場降溫。
「居者有其屋」初心不變 新加坡樓市健康發展
新加坡政府這麼「狠」,不惜把外國人的房產稅加到30%,這必然會影響部分海外投資。
可能投資者會嫌棄新加坡房價「漲得慢」, 但也恰恰說明新加坡樓市在一次一次降溫措施擠壓下,完全沒有泡沫。適時降溫長遠來說,也有利於市場的健康發展。

「房子是拿來住的,不是拿來炒的。」
新加坡政府始終秉承著初心不變,"居者有其屋"是新加坡的國策之一,在這個原則下,新加坡政府一直都在密切關注樓市。
